蒙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71|回复: 0

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反脆弱——疫后企业攻坚战的思考

[复制链接]

7978

主题

797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10
发表于 2023-7-3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11日上午,在由SAP举办的“疫时危与机 应对有方略”互联网与科创行业在线研讨会上,SAP联合内外部专家和嘉宾,就创业企业/独角兽在疫情停摆期和疫情消化期的焦虑、需求以及未来机会等话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危”中快速应变和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企业赢得先“机”。



作为特邀嘉宾,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女士作了主题为《反脆弱——疫后企业攻坚战的思考》的精彩分享,并就观众提出的关于企业经营和营销、融资与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以下为南立新女士的精彩分享和问答实录。



反脆弱——疫后企业攻坚战的思考
1 大家好,我是来自创业邦的南立新,非常荣幸受SAP的邀请,通过直播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近期的一些感悟。 2019年,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持续扩大,导致整体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很多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融资困难。
2020年,原本是一个新的十年商业周期的开始,但一连串的黑天鹅事件接踵而来,显而易见,这次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将是史无前例的。 原本想趁机打翻身仗的企业,却陷入了全国范围的商业停摆,各行各业无一例外地承受着严重的冲击与亏损,特别是餐饮、旅游、酒店等在内的线下商业,短期内基本无法正常运转和复工,同时现金流问题非常严峻,这也成为了压死不少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疫情威胁尚未得到完全解决的当下,中小企业“保命谋出路”的压力和焦虑依旧普遍存在,稍有处理不当,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未来系统性的风险。那么,我们到底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呢?



疫情当前,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大公司冲在一线,出钱出力,积极地关注上下游中小企业生存状态,提供贷款,尽可能地帮它们排忧解难。这次活动的主办方SAP便是这其中的一家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伟大企业,它具有全球领先的企业服务能力,可以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不同的ERP系统解决方案。 我们创业邦也是有着13年深厚积淀的创新创投创业平台,双方恰好都有丰富的企业服务经验,我们希望共同帮助企业有效应对这一波接一波的不确定性,也希望今天的线上研讨会,能够帮助大家在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2
那么疫情下,这些企业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作为一家始终关注创投生态发展、帮助和陪伴创业者长大的平台,在疫情爆发后,创业邦迅速通过自有媒体平台、邦空间社群、星际营学员、投资人网络,并联合12个城市的创新园区,向中国市场的广大创业者及企业主发出战疫情”企业受疫情影响调查问卷。通过回收的样本,我们听到了企业这样的回声:



在回收的样本中,78.1%属于49人以下的企业,其中39.4%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4.7%来自疫情重灾区湖北省,其中有10家企业来自武汉。被调企业来自六大热门行业领域,其中新消费/生活服务占比最高为21.1%,其次是企业服务为14.6%,74.7%的企业未融资,且超过半数的企业原计划将在2020年实现第一笔融资。 从企业规模上来看,规模越小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但疫情对旅游等行业的巨头影响更大。从我们的调研来看,线下教育培训和线下消费/生活服务这两个领域的企业受影响较大,当然有一些原本就存在经营问题,如今再加上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例如成立13年,营收破亿,挂牌新三板的兄弟连教育,在疫情发生后2月7日便宣告破产清算,我们的记者当天也发布了采访报道。大家也知道,新东方在2003年Sars期间受影响也很大,线下没法做,但是应对策略非常好,最终成功挺过了那次危机。很多原本就有线上培训能力的线下教育机构,也开始趁机大量地推广的线上业务,疫情对它们的影响反而没那么大。 反观企业服务和前沿科技受到的影响就小很多,在线教育、协同办公软件、文娱等这些行业,它们的长大速度和相关数据也都在呈几何倍数增长,不少细分领域逆势而上,迎来新的风口。 疫情让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约30%的企业面临着暂时的经营性停顿,27.4%的企业在努力维持经营,13%的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这些企业对市场风向和人力资本变化的应对能力也最让人担忧。当然,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都不太一样。 什么样的企业容易被淘汰呢?首先是商业模式落后的,线下培训机构、制造业企业、产品竞争能力不强、缺乏相应的线上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受影响大,还有就是在危机中反应较慢、资金管理不健康的企业。



疫情也在倒逼着各行各业进行线上转型:一方面是管理的线上转型,比如很多企业纷纷开启远程协同办公;另一方面是业务的线上转型,快速调整产品和服务,开发新的线上服务解决方案,积极探索线上业务商机等。
我相信一大批聚焦专业化线上服务、智能化服务以及用科学的系统来帮助管理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反脆弱,避免自己被淘汰。此外,企业既要开源节流,积极展开线上线下的协同工作,也要大力支持线上研发、销售、服务等解决方案,加强对企业战略转型的思考,加强内在修为。
3
我们创业邦也迅速整合全部记者和编辑的力量,推出#搏疫#专栏,呈现了多个垂直领域企业乃至独角兽应对疫情的报道:比如我们采访报道的小乔科技,去年就完成了从硬件销售到内容驱动的转变,疫情期间将线上课程全部免费,硬件产品销量及内容平台日活等各项数据也都非常优秀,这也意味着小乔科技已经完成从一个销售品牌到内容服务平台的跨越式升级。 这次防疫战,也让无人机和物流企业找到了新战场,京东、大疆、迅蚁科技等企业的无人物流车、无人机产品纷纷投入实战,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空中疫线”,充分展现了其应用价值和社会责任,庞大的防疫需求,也让无人机、无人车等的商用推广速度再次加快。 投资机构BAI(贝斯塔曼亚洲投资基金)也在我们近期的调查问卷中表示,特殊时期的定制策略值得企业借鉴。比如Keep,早在1月31日,由Keep发起,联合趁早App、Shape 塑健身、每日瑜伽App、lululemon及多位健身达人共同推出的“假期运动直播大全”专栏就已在Keep App正式上线。这个专栏首次聚合了各运动品牌课程直播信息,通过全面丰富的居家运动服务,在这一特殊时期为国民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020年,大家在第一季度可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募资难,所以机构投资也会更加谨慎,早期公司的融资难度肯定是更大的。但大家还是要顶住压力,把握机会,比如在刚刚过去的2月,红杉资本宣布已经完成了25家企业的投资,相较往年同期反而增加了,BAI和愉悦资本最近还推出了线上路演,真正优秀的企业还是能拿到投资的。



我们也定向与创业邦平台上的投资人伙伴进行了沟通,例如红杉资本、BAI、红点中国、平安创投、真成投资、华盖资本等机构的合伙人。我们聊到当下疫情对2020年投资的影响,他们说道,首先要摒弃对企业高增长的盲目乐观,理性看待企业的数据增长;其次要选取现金流健康、团队抗压性好的企业。 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正常的现金流应该预留6—12月,如果有这部分钱做后盾,很多企业其实是可以保证稳定的,否则风险就很大,投资人的普遍建议是本着不好的预期,尽快节流,控制成本,把不必要的刚性开支降下来。
最近,红杉资本还给被投的全球企业发了一个很重要的通知,主要就是希望大家控制现金流,也提出了很多其他好的建议,当前我们还要和投资人一起,为疫后的工作积蓄更多力量。
我相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中国市场的强稳定性和巨大潜力是获得各界共识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机会依旧在中国。 4
疫情发生以后,创业邦基于自身的业务生态和经验积淀,重磅推出了“反脆弱行动”,集结了创业邦全平台资源和创投服务经验,联合地方政府、大企业、投资机构、科技创业公司、企业战略创投部门等多方合作伙伴,致力于从生存、推广、政策、创新、融资和研究等方面,帮助企业快速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安全渡过危机。



针对企业应对疫情的生存攻艰战,我们星际会组织各行业知名导师,推出了持续半个月的“搏疫行动”系列直播课,帮助企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针对企业推广需求,我们加大了创新企业的曝光力度,持续推出了一系列专题深度报道;此外也积极推陈出新,发布了自己的一站式品牌营销推广产品“优企酷”,帮助企业降低了营销推广费用。 针对疫后企业的融资困境,我们还筹备了Bang Link无接触线上融资对接会,邀请500多位投资人在线对接50多个精选项目;我们还为创新企业与政府产业园区实现线上政策解读及落地对接,用我们的新产品——“睿兽分析”为企业和机构提供大数据分析,帮助大家找到更多机会。 接下来,我们也还将通过大家熟知的品牌活动DEMO CHINA、疫情下的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大企业创新和企业创投联盟,联合更多的大企业和投资机构合作伙伴,来尽可能地帮助大家。 疫情过后,我们相信市场势必会回暖,对于那些实力雄厚、有竞争力的企业也是很好的机会,彼时的行业竞争环境会得到极大改善,那些消亡的企业所释放出的市场空间,也将会为活下来的企业提供发展机遇,新的市场环境、新的发展逻辑、新的产业方向以及新的工具革命,也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反脆弱》这本书里写到的,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的: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
人的思想如一口钟,容易停摆,因此需要经常上紧,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怠慢,不论是企业家还是企业,既需要在自我的认知和修炼上多下功夫,也更需要积极合理地开放并利用外部资源,希望大家都能尽快摆脱困境、转化烦恼、成就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QA环节实录
Q:疫情当前,不少企业预算收紧,激进地进行裁员自救,可能有些操之过急,给企业品牌和声誉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您认为应该怎样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疫情下的企业品牌建设和线上营销推广,应该怎么做? 南立新: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品牌是一家公司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之一,好的品牌可以为企业的业务开展和资产增值带来持续的、巨大的作用。
疫情当前,如果只偏重产品创新,一味地追求转型增收,忽视品牌和口碑建设,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看似是在完美自救,实则却对公司品牌乃至声誉造成了伤害,完全是得不偿失。 疫情固然是一次大考,但它毕竟是短暂的,优秀的企业也不应该被暂时的困难打倒,疫情期的线上营销推广策略不能完全停下,同时这也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好时机。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现在是企业展示自己社会责任的好时机。疫情期间,可以多向外界展示自己是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互联网大厂们的做法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有数据统计,截止2月4日,互联网企业、IT机构、创投机构等的捐款就已经超过40亿。早在1月24日,腾讯就已经出资设立了首期新冠病毒防疫基金,腾讯基金会也持续在全球采购各种防疫物资,当然,整个阿里体系也配合表现得很好,这些大厂和机构的能力、公信力也都得到了各界普遍的肯定。 第二,品牌要多尝试在更具垂直化的平台发声,找到跟自己调性最契合的客户和用户。另外,也要建设并运营好自己的会员体系,利用更多科技和社会化营销手段,在努力提升用户增量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存量用户的挖掘。 第三,要更加注重品牌内容,在社交化这个大趋势下,好的内容可以触达更多的客户。像抖音快手这些平台,也都对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大家都在讲降本增效,我觉得可以在新兴技术和线上渠道上多做尝试。 另外,我们创业邦也推出了自己的创新一站式营销平台——“优企酷”,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入驻,欢迎感兴趣的企业朋友们来体验,我们也愿意与更多优秀企业,一起去做更酷、更炫的事情。 Q:疫情当前,大多数创业者并未放弃融资,但他们可能会遭遇很多难以预测的情况,比如被机构恶意压估值、顶着疫情风险走交割流程等。您认为线上项目路演的融资成功率高吗?对于今年整体的融资环境您有怎样的预期?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到正在寻求融资的创业者们? 南立新:疫情发生以来,原本无人问津的线上项目路演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不少投资机构和有实力的平台也都在大胆地付诸实践,实时性、无接触、低成本,这些都是线上路演的优势,我们创业邦也在积极筹备推进3月18日的Bang Link线上开放日,欢迎大家前往围观。 线上路演可以帮助投资人和路演者节省时间,会成为投资者看项目的一个很便捷的渠道。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传统线下项目路演的价值和优势荡然无存,我相信疫情结束后,线上和线下这两种路演方式将有效互补,实现共存。 但有了线上路演,也不一定就意味着融资的路径缩短了,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了。项目本身的质量、团队和发展前景等,这些依旧是投资人最看重的衡量标准,跟路演的形式没有必然的关系。投资是非常严谨的事情,还需要线下见面、尽调、谈判、磋商,这些都是需要线下完成的。 今年整体的融资环境肯定不会太好,投资的节奏也一定会放缓,投资者出手会更挑剔、更谨慎,钱也会更加集中在头部已经融资过的好企业。去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基金募资就遇到了困难,想拿人民币基金的钱,去年很难,今年只会更难。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头部美元基金还是比较活跃,也在趁机寻找更好的投资标的,不过整体的估值应该不会太高。 在行业上,疫情让餐饮、旅游等行业陷入困境,融资不会很简单,消费、互联网等行业的创业和融资机会,今年依旧不一定会很多;与之相对,医疗健康、企业服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不太大,相对而言也会更受投资者的青睐和追捧。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投资人已经提醒企业要至少做好六个月的现金流储备,甚至做好全年无法融资的最坏打算。创业者也需要在企业真实估值、融资时机上多做深思熟虑,要降本增效,更多地在客户和用户上下功夫,能拿钱还是要早拿,有节制、有条件地去使用自己的现金。
只有保证活下去,你才有更多机会去谈其他事情。



反脆弱行动

“反脆弱行动”是创业邦整合了全平台资源推出的、为疫情下企业谋求发展的全面帮扶计划,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淘 ( 蒙ICP备18001803号-1 )

GMT+8, 2025-10-4 05:43 , Processed in 0.4236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