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85|回复: 0

复读14年的唐尚珺被退档,我才知道穷人为什么不能没有张雪峰

[复制链接]

8263

主题

8263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915
发表于 2023-8-8 15: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脆皮先生   编辑/MBA智库莹莹



1

命运真的很爱和人开玩笑。

你还记得那个为了上清华,复读了14年,放弃了众多名校录取通知书的“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吗?

        

今年,高考分数594分的他,终于放下了执念。

        

他下定决心,不再复读,老老实实上大学。

但昨天录取结果公布。

        

他填报的4个学校,全部被退档。

        

花了15年,他好不容易接受了“清华梦断”的事实。

        

但如今,别的学校也对他关上了大门。

        

他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等待补录,或者继续复读。

        

15年后,34岁的他,前途依然未卜。

        



        

其实他的分数并不低,高出广西一本线119分。

        

但是他填报的四个学校,偏偏都选了“不服从调剂”。

        

想上的专业分不够,又不服从调剂,只能被退档。

        

如今看着他的落寞,真的一声叹息。

        



        

其实那些年,他错过了好多次选择。

        

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大……

        

众多知名高校都曾向他伸出橄榄枝,只是那时的他只想去清华。

        





        

人生中最好的15年,他停留在一张课桌前,陷入执念。

        

但是有些事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的。

        

如今时过境迁他坦言:他后悔了。

        

他说:“再出现唐尚珺是可悲的。”

        

为了所谓的理想和执念,自己把路走的越来越窄。

        

名校失之交臂,青春也已不在。

        

回头看看错过的那些,自己都觉得可惜。

2

其实,如今唐尚珺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退档。

        

而是就业。

        

这次他填报的专业,只有师范和农学。

        

为什么没有“服从调剂”?

        

一是他对自己的分数有信心,以为一定能录得上。

        

二是他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今年,他已经34岁了。

        

就算本科毕业就工作,那时他也38岁了。

        

但是,现实里,35岁是一个残酷的门槛。

        

首先,他没有了考公务员的资格。

        

其次,就业市场里,别说38岁无工作经验了,35岁都已经到了很多企业裁员的年纪。

        

对于没有背景、农村出身的他来说,农学和教师确实是最适合他的选择。

        

但是,即使是录入了这两个专业,也很残酷。

        

他最想做老师,但即使做了老师,这个年纪也无法考编。

        

而好的私立学校的老师,甚至都卷到了清北的博士。

        



        

他只能期盼有学校或者培训机构,看中他这15年的高考经历将他录用。

        

或者,立好人设,做自媒体。

        

这或许也是网络时代,给他的最后机会了。

        



        

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有时候,年龄的劣势比学历更残忍。

        

因为你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关上了大门。

        

我很敬佩他有如此毅力,花了15年时间只为圆梦。

        

但是还是觉得,这个梦想的代价太大。

        

他错失的这15年,是一个人最年富力强的阶段。

        

也是留给年轻人,试错、长大的时间。

        

学历、学校,这些本是为了更好的前程、更多的选择而服务。

        

但当人陷入执念时,总是会下意识的“本末倒置”。

        

高考是独木桥,但人生不是,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

        

但15年里,他把所有的试错机会,都用在了一件事上。

        

他以为赢了高考就成功了。

        

但事实上,高考不过是入场,一切才刚刚开始。

3

其实如今再回看。

        

如果早些年,唐尚珺能遇上张雪峰,可能结局就会不同。

        

为什么他只认清华?

        

因为唐尚珺的老家,在落后的农村。

        

从小他对“光荣”的直接认知,就是隔壁村有个人考上了清华,当了官,改变了人生。

        

在他心里,清华不仅是一座学校,而是考上就能“光宗耀祖”。

        

但其实,本科考不上清华,他可以考清华的研究生。

        

就算读了别的学校,一样能凭能力光宗耀祖。

        

清华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只是最初,他的身边没有推心置腹的引路人。

        

后来,他本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选择为了钱,一次次做职业高考生。

        

看似得到了很多,但没有人告诉他,那十几年他错失的是什么。

        



        

如今再到填报志愿,他的概念里只有农学和师范是出路。

        

也没有善用服从调剂、保底志愿等填报的技巧,导致被退档。

        

你可以说他目标明确。

        

但是他已经耗费15年了。

        

对于当下的他,先保证有个好学校读,再找机会转专业或者修双学位,不也是一条出路?

        

现在看着他的境遇,又急又可惜。

        

唐尚珺不过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他背后藏着的,是很多和他一样的小镇青年。

        

他们没见识过什么世界。

        

身处的圈层、接受的认知、周围人的眼界,也不足以帮助他们看得更远、更全面。

        

很多时候他们都是稀里糊涂的上学、工作。

        

隔了很久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选择,浪费了时间。

        



        

很多时候人的执念,来源于认知的闭塞。

        

所谓的“坚持”,也可能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有更多的选择。

        

所以看了唐尚珺的“后悔”,我才更懂了张雪峰存在的意义。

        

唐尚珺们,更需要张雪峰。

        

因为他会帮助唐尚珺们消除信息差,降低试错成本,在理想和现实间做出平衡。

        

他会让他们早点认清现实,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可能这条路很现实,也很残酷。

        

但尽早的排除错误答案,总比用漫长的15年做代价,要幸运的多吧?

4

昨天看到有网友说:即使是张雪峰,也不一定能拉回十几年前的唐尚珺。

        

因为他,陷得太深了。

        

确实,我相信这些年,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老师,都曾劝说过他。

        

但是不断进步的成绩、已经花费的时间精力,都让他无法和自己和解。

        

或许是害怕失败,害怕嘲笑。

        

他会觉得只要考不上清华,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有时候越是得不到的,越容易陷入偏执。

        

不仅是唐尚珺,也不仅是高考。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这样的偏执之中。

        

可能是对一个人、对一样东西、对一份工作、一个目标。

        

时常会对自己有着盲目自信,固执己见,一味逞能,觉得自己一定能做成。

        

可往往最后会发现,执着和偏执有着本质区别。

        

执着是坚持,偏执是内耗。

        

陷入内耗太深,即使你最后得到了想要的,可能一路上失去的更多。

        

        

唐尚珺花了15年的时间,才认清这个道理。

        

但他已经没有了重来的机会。

        

所以所有人,或许都该吸取教训。

        

清醒的人,应该张弛有度、放而非执。

        

这世上并不是事事都能如所愿。

        

要对自己有着理性的认知,能力外的事,要及时止损,量力而为。

        

这世上也并不是一次失败,就证明整个人生失败。

        

条条大路通罗马,停滞不前才是最可怕的。

        

只要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新的转机。

        

我很喜欢一句话:在努力的前提下,顺其自然。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往前看,别回头。

        

只要尽力了,无愧于心,那就是当下最好的结果。

        

没什么好遗憾。

-THE END-

● 作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长大,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MBA智库商学(mbalib-mba)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智库商学热文推荐:

    深圳“600元廉租房”里最难堪的一幕,炸出了多少“伪穷人”

    人到中年:远离多巴胺,靠近内啡肽

    胡歌日常生活遭偷拍曝光,我才知道真正富有的人是什么样?

    董明珠参加婚宴,一组偷拍照打脸了多少人:蹭不进的圈子,就别蹭了

    被杭州三位家政阿姨降维打击后,我顿悟了“后疫情时代”365生存法则

    (点击蓝字可直接查看)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淘 ( 蒙ICP备18001803号-1 )

GMT+8, 2025-10-4 06:54 , Processed in 0.4130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