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60|回复: 0

夜读|搬家

[复制链接]

7978

主题

797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10
发表于 2024-1-8 2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这一辈子,没搬过家的,估计不多。常言道:安居才能乐业。居住条件的改善不仅彰显着幸福感的提升,也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因工作和生活需要,先后搬了四次家。搬家的初衷是为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搬家这种体力活还不时兴“花钱买服务”,都是靠亲朋好友来帮忙。如果路途遥远就得用二饼子蓄力车,全部家当一车就解决了。故乡长胜店地处交通要道,经常有拖家带口来往的搬家车打尖住夜。到八九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中需要的家当也置办得越来越多,搬家用上了机动车,从先前小拖拉机到后来的大汽车。跑的快,拉的多,此时再也看不到二饼子车搬家的踪影。进入本世纪,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好多农民工也加入到搬家行列。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搬家公司应运而生,周到的一站式服务,一个电话就能全部搞定。过去搬家无论贫富,家中所有的可动资产包括大小衣柜、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铺盖被褥等全部搬空,而现在就不同了,部分家庭是人离去物不动。



1985年,我从伊盟师范毕业分配到纳林学校,两年后为了工作和孩子上学方便,跟纳林供销社租了二十来平米的四爪落地起脊瓦房,经过维修勉强能够居住。第一次搬家,除了一个红油漆大躺柜没拉,其余所有家当一个手扶拖拉机就全装了。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将家从乡村搬到纳林这个小镇,虽然房子陈旧不太大,但比老家的土坯房强多了。为了更加方便,第二次将家搬到学校大院内的一个寝室,由于路途不远财物少,有同事们帮忙,用手推平板车几个来回就完成了搬迁任务,就这样在校院寝室一直住了五年。

1993年在美稷城南墙脚下买了一处旧房子并进行了装修改造。前两次搬家,只是为一家五口人找了个遮风挡雨的栖息之地,这第三次就能称其为乔迁了。因为房子宽敞明亮面积大,砖圈窑洞又结实,关键是房屋产权归本人。破天荒在这个百年古镇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整个院落装修得谈不上富丽堂皇,但八十平米的大正房由于墙体厚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房内结构分为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客厅明光宽阔、卧室暖窑热坝,院里还能种植蔬菜。与原来低矮、狭小的土房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尽管欠下一屁股外债,但人逢喜事精神爽,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这次搬家也没用机动车,因为家当不多又就近,无需兴师动众,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半天功夫喜迁新居。随着工资的增长,逐步添置了冰柜、衣柜、沙发、洗衣机等不少家具,日子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这个大院一住就是二十年。


为了与子女们在一起相互之间好照应,孙子、外甥上学也能帮着接送,不得已于2012年国庆期间进行第四次搬家,从纳林的平房搬迁到薛家湾的楼房。其实说是搬家,倒不如说是添了个新家,因为所有财物都原封不动,无需打包装车,原有家当都已陈旧,也不适合楼房使用。子女们开车只搬了我们老两口和一些书籍来到薛家湾。这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小区楼房鳞次栉比,展现出小城的活力。入住高大宽展的楼房后有点受宠若惊,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舒适和安宁,很是享受。几年来,薛家湾这个文明小镇的医疗条件、公共设施越来越健全,小区健身器材、棋牌活动室、老年食堂、医疗诊所一应俱全,上街还有免费公交。社区工作人员隔三差五打电话嘘寒问暖甚至上门服务,给老年人打扫卫生、收拾房间。而且一出门就是菜市场,买米、买菜也十分方便。

然而搬家是由一个住惯的地方,搬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心情总是错综复杂,尤其从农村来到城镇,感触较深。因为在纳林住了二十多年,大多数邻居是一个单位的,左邻右舍都是同事,彼此能关照,相互也了解,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同事、邻里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有种难舍难分的感觉。搬与不搬往往是在矛盾徘徊中选择,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食物,让你难以做出决定。人们搬家是为了工作的方便和家庭的利益,或者寻求更合适的地点谋求更大的发展。而我们这一代大多数是为了带孙子、外甥才搬到异地。高兴的是能三世同堂,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要融入这个陌生的城市还真不容易,邻居没有往来,不兴互相串门,即使住在对门也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和原来的环境相比,从感情上要牺牲掉很多,居住在这个小区十来年,感觉既熟悉又陌生,除了与几位退休老教师能聊的来,其余的人很少打招呼,每天见面的人挺多,相互说话的却很少,闲的没事做感觉很无聊。在老家过惯了田园生活的日子,总想着常回去看看,每年春夏秋三个季度往返于薛家湾——纳林,作为这段109线班车、拼车、顺路车的常客,回去种菜成了我的一大爱好,比闲坐下要舒服的多。一次次搬家,让我明白,想要有个好家,唯有自身足够努力不断强大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回顾一下从土房到砖房再到楼房的搬家经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刘富义,准旗人,退休教师。


时光流淌不息
一起来分享你的故事吧









准格尔旗发布《夜读》栏目全新回归!欢迎新老朋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号:zgeqrmt@163.com请在投稿中附上您的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我们收到合适的稿件会及时与您联系。
更多新闻准旗在分会场参加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暨集体廉政谈话电视电话会议
2024年第1次书记专题会召开
编辑:任彦荣校对:谷倩彤 李海芳审核:王兴宇 李嘉露监审:周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淘 ( 蒙ICP备18001803号-1 )

GMT+8, 2025-10-4 05:16 , Processed in 0.5164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