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有为新青年是什么样子?
在30岁、40岁的年龄,创业投资圈有那么一群有为新青年,以卓尔不群的业绩悄然改变着世界。
扎克伯格,20岁创办Facebook,28岁公司成功上市,成为亿万富翁。
乔布斯,21岁在自家的车房里创立了苹果公司,29岁主导开发了第一台Macintosh个人电脑,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巴菲特,26岁创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该公司持有可口可乐、喜诗糖果等公司部分股权。
张一鸣,29岁创立了今日头条,以推荐算法和个性化服务获得用户的青睐,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先者。
王兴,31岁创立了美团,采取O2O模式、市场推广策略占领市场份额,赢得了用户关注度。
张磊,33岁创建高瓴资本,成功投资出百度、京东等头部互联网企业。
熊晓鸽,37岁带领团队,1993年在中国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成为率先将西方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人,成功投资出携程、腾讯等知名企业。
今天,一群青年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精彩故事依然还在发生着……
作为中国创新经济背后的持续关注者和推动者,创业邦每年都在重点关注一群有为新青年:30岁以下的创业者,以及40岁以下的风险投资人,持续推出“30 Under 30 创业先锋”和“40 Under 40 投资人”榜单。过往我们共探寻发现248位杰出青年创业者,246位风险投资人。
就“30 Under 30 创业先锋”榜单来说,历届上榜者包含快看漫画创始人兼CEO陈安妮、Insta360创始人刘靖康、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张旭豪、哔哩哔哩创始人徐逸、以及今年2月份成功上市的禾赛科技创始人兼CEO李一帆等。
随着硬科技创业时代的到来,创业门槛不断增高,有越来越多年龄偏长的科学家创业者和高学历创业者正参与进来。为鼓励更多青年创业者不断前行,2023年我们的创业先锋榜单由“30 Under 30”升级为“30 Under 30+”,将征集年龄从30岁以下放宽至35岁以下。
自榜单推出后,经过两个月报名评审,我们分别从管理能力、长大潜力、赛道前景等维度,最终综合评选出“2023年30 Under 30+创业先锋”。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今年上榜创业者涉及领域包含人工智能(7位)、企业服务(5位)、工具软件(4位)、智能制造(3位)和VR/AR(2位)等,其中人工智能赛道中有4位创业者深耕大模型、AIGC领域,不乏包括由红杉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投资的深言科技、GGV纪源资本等投资的跨越星空科技、高瓴创投等投资的Nolibox计算美学和达晨财智等投资的倚澜科技。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同样也是今年“40 Under 40 投资人”的重点关注领域。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2013年起,创业邦连续11年推出“40 Under 40投资人”评选活动,旨在寻找活跃在创投前沿、稳立浪尖的资本伯乐。过去10年,总计有246位优秀年轻投资人上榜(不含重复上榜),他们博学多才,勤于思考洞察,在属于自己的投资半径中捕捉风口赛道,他们是深耕在创投领域的中流砥柱。
从“40 Under 40投资人”评选活动来看,历届上榜者包括真格基金的方爱之,启明创投的胡旭波,IDG资本的牛奎光,经纬创投的王华东,GGV纪源资本的吴陈尧,高榕资本的张震和红杉中国的郑庆生等。
2023年,创业邦再次启动“40 Under 40投资人”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报名征集和调研访谈,从投资经验、投资表现、退出业绩和行业影响力四个维度综合评估,最终评选出“2023创业邦40 Under 40投资人”。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投资方面:上榜投资人近三年的投资业绩,在2021年达到了一个小峰值,平均投资18个项目,平均单笔投资额达5737.9万元。进入2022年,总投资金额244.2亿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4751万元,相比2021年分别回落了35.4%和17.2%。
退出方面:上榜投资人在近三年每年平均退出案例数量都在5个左右,近三年退出项目的平均回报倍数达21.8倍,最高的项目退出回报倍数更是高达300倍以上。
以下是本次“30 Under 30+创业先锋”和“40 Under 40 投资人”完整上榜名单:
【30 Under 30+创业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