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59|回复: 0

夜读|榆树湾砂坡纪事

[复制链接]

7913

主题

7913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13
发表于 2023-11-16 21: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乡榆树湾背靠乱石嶙峋的北山,南邻滚滚西流的黄河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黄河水出晋陕大峡谷的龙壕后,经过当地人称为浪上、二浪上的两个地理坐标,水势变缓,河水被河中石岛太子滩一分为二,经年累月后,在河北岸与北山之间,形成一块宽不足一里的岸边谷地,这就是榆树湾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后,国营榆树湾硫磺厂建立,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榆树湾地区异军突起,一时间成为远近无二的工业重镇。硫矿石从山里的砂窑子运出来,经过砂房子里女工们的破碎、精选,精砂被运输到磺炉,废弃的矿石被倾倒出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沿着北高南低的地形,最后形成了砂坡。每开发一处新的砂矿,那里就会有砂坡,生产得时间长了,大的砂坡会形成一道三、四十米长、二十多米宽的大缓坡,绝对是当年硫磺厂的一道风景线。废弃的矿石颜色基本呈现灰色,其中也夹杂有可以用来冶炼硫磺的锃亮金黄的小砂子,正如黄河水中的细沙无穷尽,砂坡上明晃晃的小砂子也捡不完,吸引着榆树湾没工作的老婆们、娃娃们把它们捡出来,积攒下来后,称斤卖给矿上,这在当时也是一份可观的收入。



榆树湾硫磺厂旧址

回想起1983年,我高中毕业,参加完高考回到家乡榆树湾后,一时间找不下可以打工挣钱的地方,于是就重操小时候干惯的营生,去砂坡捡砂子。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一点左右,正在爬砂坡的我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坡底往上攀爬过来,走近后才察觉是我爸。他把一个挂号信封递到了我手里,时值一年里最热的季节,亮红晌午太阳正毒,能看到汗水从他头发中流到了喉结——轻轻瞥了一眼信封上的字,是从内蒙古大学教务处发来的信函,拆开一看,才知道自己被这所高校录取了。高考后,等待成绩出来的日子令人焦虑,尽管家里人闭口不问,但对于学业,我还有一些自信,录取了固然好,没去到自己想去的大学,其实也有些许的失望。正是磺厂工人下班的时间,想必是挂号信先投递到了他工作的仓库大院,然后他直接给我送来了,可见他的心情是多么急迫。匆匆收拾好捡砂子用的筐筐抓抓等,父子俩相跟着回了家。考上了大学固然给父母亲长脸,但学费又要他们费心思筹措了,所以也没什么诸如庆功宴、谢师宴之类的破费。那个暑假是我在家乡最后的爬砂坡捡砂子。

我是从几岁开始捡砂子的呢?应该是上小学后不久就开始和兄长结伴去了。时值七十年代中期,当木匠的父亲给我们做了随身挎的用来盛放砂子的小木箱,刨挖矿石的铁爪子,再配上小斧头——这个用来打开废弃的大块矿石,发现其中明晃晃的砂子,捡出来,攒下后卖钱。我的母亲一辈子在厂里五七厂干打砂子的工作,手头剔退下的铁爪子也还有几个。如果仅凭我们一双小手刨矿石堆的话,几天就会磨破出血的。最后,在砂坡下面的平地上,用本地常见的黑瓷破瓮罐、石头等垒一个用来盛放砂子的密闭小空间,这样就算准备停当。旁边,一个紧挨一个的小空间是众多捡砂人存放砂子的私人领地,小伙伴很多,有邻居的郝家兄弟,陈家大院的兄弟们……



榆树湾硫磺厂旧址

捡砂子的营生谈不到什么技术含量,主要就是讲究个眼疾手快,另外就是摊工夫进去就行。说起来,我的儿时伙伴——邻居郝家兄弟以及陈家大院的陈氏弟兄都是捡砂子的好手,手脚麻利又能吃苦,所以总是比我捡得多,因此也常常令我嫉妒不已;邻家姐姐们捡起砂子来更是眼疾手快,我就向来不和她们比。有时候,伙伴们会费力打碎一块大的废弃矿石,里面满满的闪着金光的砂子令人喜出望外,但有时候也会费力不讨好。收砂子的工人叔叔都非常和气,过秤时候也不会克扣孩子们的劳动果实。磺炉湾的工人们以及打砂子的五七家属工们下班后,安全员王大爷和高大爷会轮流着准时出现在砂坡的最高处,认真关注着下面的磺炉群、化磺房的动静,以防万一有什么安全问题。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们在平时捡砂子之余,偶尔也会去输送砂子的钢丝索道下偷拾箩筐中掉落下的精砂,或者直接去磺炉湾里偷公家的砂子。大人们看见了要吼喊几声,责任所在。我们也懂分寸,见好就收,也不去危险的地方,于是一直还是和和气气地“暗斗”着。别看捡砂子时是竞争对手,但平时在一起时,小伙伴们还是非常要好的,彼此处得不错的,会将家里给自己准备的零嘴分给对方吃,哪怕是一把瓜子,一块烙饼。这种友谊会留在每个人记忆的深处,令人回味无穷。

盛夏黄昏时节,捡完砂子收工后,我们会一起下河凫水,光着屁股在岸边浅水中嬉戏,顺便洗掉身上的汗水和灰尘。那时节,黄河正处于盛水期,河床处于两山之间的低地,于是河边就自然会形成许多泉眼,泉水清冽甘甜,我们常常会直接用手掬着喝。泉水中常有黑色条纹、当地称做“蛇鱼”的小鱼游动,抓住了,就在旁边挖一个小水圪坝,养在那里——第二天来捡砂子再看时,小鱼或者已经踪迹不见,或者早就翻了肚皮……

严寒冬日里,捡砂子的我们经常会忍不住寒冷,中途跑到化磺房取暖,这里是将磺炉上提炼的硫磺粗粉进行再融化精炼,然后定型、定量的场所。小伙伴们将从家里带来的土豆一类埋到炉坑内滚烫的炭火灰中,不一会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美食了。四周散发的是浓浓的硫磺味,闻惯了,你就不会觉得刺鼻。化磺房工作的工人叔叔们忙得很,没空搭理我们。捡完砂子,晚上回家前,我们会从封冻的河里敲打一小块冰来,偷偷扔到熔化开的硫磺水中,很快,那冰块就会被炽热的磺水包裹起来,用化磺房里清理硫磺液体上面漂浮杂物的专用工具把它捞上来,冷却后,这就成了我们手中的玩具,拿到手里摇一摇,里面包裹着的冰夹杂着河水,砰砰作响。

硫磺厂成立后,随着矿区的不断开发,那砂坡也紧跟着点缀、改变着自然景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和磺厂走过由盛到衰的发展道路一样,砂坡也在不断地流动中,直到挖光了山里的硫矿,磺炉和砂坡才寂静下来,失去了生机。以后,在夏天常常出现的山洪的无数次冲刷后,砂坡上的碎矿石不断被冲走,又经历十几年的酷暑严寒后,最后竟然就成了光秃秃的布满一道一道沟槽的景观,令人想到上了岁数、满是褶子的老人的脸,虽饱经沧桑,但有无数的故事藏在其中。砂坡有眼,它一定见证了当地从农耕文明向工业重镇转变的全过程,也看到并记住了榆树湾硫磺厂工人的子弟们童年时代的苦乐年华……

作者简介:

赵金贵,男,1964年生,准旗榆树湾硫磺厂工人后代。



时光流淌不息一起来分享你的故事吧









准格尔旗发布《夜读》栏目全新回归!欢迎新老朋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号:zgeqrmt@163.com更多新闻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全文)
报名时间确定!内蒙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9万人左右!
编辑:杨艳校对:千娜 刘柯彤审核:王兴宇 李嘉露监审:周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淘 ( 蒙ICP备18001803号-1 )

GMT+8, 2025-10-4 06:16 , Processed in 0.3439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