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36|回复: 0

夜读|沙圪堵拉炭的

[复制链接]

7978

主题

797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10
发表于 2023-7-5 2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沙圪堵镇上的街都很短,每家至少有两个炉子用炭,一个是炕炉,一个火炉。火炉用炭多,旧沙圪堵人称火炉为奢口子。

“拉炭的”有名字,没人叫,也没人记,往门檐下一站,冲街口喊一嗓子“拉炭的”,拉炭的人就过来了。很多年了,就叫“拉炭的”,彼此都省事。炭一早就被拉来了,拉炭的穿了白茬皮袄,抱了鞭杆,候在街口,眉毛上的夜霜还在,袖口上牵了荆棘。各家都有熟主顾,有的名字也很熟,但还是习惯唤一声拉炭的。所有拉炭的人都抬起头,只有一人把车赶动了,也唯有他识得熟主顾的声音。这个拉炭的穿一件羊羔皮袄,就被唤做羊羔皮拉炭的。穿羊羔皮袄拉炭的不只有一个,他的特征若是耳朵大,就被唤做大耳朵羊羔皮袄拉炭的,若是脚小,就叫老娘娘拉炭的,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畅口。这个拉炭的随主家走了,其他拉炭的依然静候主顾。一般拉炭的,都有自己的旧主顾,各属其主,众拉炭的不争不抢,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吞梁峁,很和睦。若这时来个新主顾,拉炭的就按来的迟早为序,早来的便是卖家,依此类推,讲究先来后到,没有拉客、截客、诱客等旁门左道。因此,隔夜排队拉炭的很多,天寒地冻,撂下半袋子草料,车辕上打了歇架,牲畜就没了负重。拉炭的住不起店,就绻在商铺的屋檐下缩一宿,避风躲寒,沙圪堵人称为找暖暖。商家一般会抱一床破门帘子或旧被子,供拉炭的驱寒挡风,家家如此,风俗便深了。



拉炭的人多,自己也分不清,便按居家地叫。脑包墕的称脑包墕家(jian),乌拉素的称乌拉素家,尔林兔梁的称尔林兔梁家,都是出好炭的地方。这些地方也不只一个拉炭的,总有分不清的时候,便起外号。说话有点叼,叫蚊子嘴;不太守规矩的,叫二毛驴;赶一匹好鬃毛的骡子,叫红骡子;长的秀气的,叫刘美人;说话有点哑的,叫烂锣钗。非常有意思。有个拉炭的叫油鳖鳖。有一回御炭的将主家油瓶碰倒了,没察觉,后来给主家赔了一壶油。油装在牛皮鳖子里,主人不收,只好又提了回去。拉炭的就送了他个外号:油鳖鳖。起名没什么章法,随心所欲,叫起来好记,听起来有趣,区分起来容易,便是了。有个拉炭的叫泼鞋(han)虫,面部宽板,像臭虫,外号就落到头上了。还有一个拉炭的,有几个相好的,沙圪堵人称拉边套。一年四季奔走在窑道上,挣得几个血汗钱,都帮衬了人家,到头自己还是个穷光蛋,外号叫耍手电的。想来是极有趣的。外号虽刁蛮,却均无贬意,都是受苦的,起个外号,苦中作乐而已。有个年纪大的拉炭的,年轻时一天洗八遍脸,换三回衣,忙的没顾上娶老婆,外号九朝元老,匪夷所思。

拉炭的是个很大的群体,炭窑多在大山沟深处。要有一双好鞋,沙圪堵人称实纳钵子。有一句俗语:实纳钵子拉大炭,不图挣钱图红火,后来成了漫瀚调歌词。拉炭的很洒脱,一夜过它九村。有一对孤儿寡母,儿子是个盲人,寡母以绱鞋为生。一双大手,麻绳粗实,大铁针走二十层的大衬鞋底,顶针上常常见血,润针的水钵子都是红的。卖一双鞋,也就挣二斤米,做的鞋却三年都穿不破。拉炭的走窑,舍不得磨鞋底,都要在鞋底用牛皮缝个鞋套。一年,寡母卖不了几双鞋。有一个拉炭的,外号鲁智深,身体壮的像一截铁塔,一年总要买几双鞋,却见他脚上总是一双套了牛皮底子的旧实纳钵子。大雪天拉炭,车掉在沟里,殁了。拉炭的在他窑洞里发现七双崭新的鞋,有的鞋小,他脚大根本就穿不进去。买来做甚?不得而知。来到沙圪堵的炭,都是煨炭,又称住娘家炭。走时灶里按一疙瘩,住三天回来,从灰里拔拉出来,炭还未熄,沙圪堵人称之为火种。媳妇回娘家,婆婆总要叮咛一声:“留好火种!”留火种也是个讲究,新婚媳妇,便有了长长久久、薪火相传的意思。回娘家有时要搭炭车,窑道山场上,总看见一辆辆牛车抑或驴车上,坐着一个小媳妇,腆腆腼腼,一面红头巾,半遮半掩,一路颠簸,也就到了娘家。大狗迎、小狗闹、烹鸡蒸糕、黄土坡下的窑洞里像过年一样,拉炭的也吃得一嘴油。拉炭的背地叫住娘家的女子“红油媳妇”。只准流口水,不准沾油手。窑道有窑道的规矩,像天条一样。

沙圪堵人家有个乡俗,御完炭要吃一碗饷面,臊子油厚,面条瓷实像裤带一样。“带帽一圪锥,吃成个二大肚”,二大肚是一个壮汉,一顿能吃五碗面条,敞着个肚子,一脸福相,开着一家麻花铺。他家是用炭大户,两口油锅炸麻花,也煎“油炸鬼”。“油炸鬼”就是油条,旧沙圪堵人看它出相狰狞,就称为鬼,今天的面圪蛋便是。二大肚约了两个拉炭的拉炭,大雪絮絮扬扬,三日不歇,成了一个银白世界,雪湮沟谷、驴、马、骡失道,不少拉炭的摔到沟里。几天后,从雪里拔出来,四个拉炭的都冻成了冰砣。分不清彼此了。幸亏各有外号,依特征辨别,才没弄错。二大肚主祭,超度这些拉炭的亡灵,寡母也来了,抱了四双实纳钵子鞋,给每人穿上了。有人问,咋这么合脚?寡母答,都是老主顾,说完就泪崩了。念经的喇嘛们也未收一分钱,放了三天焰口,走着回了瓦贵庙。时在1926年腊月。许多年后,我收集文史资料,见到一双实纳钵子,鞋结实如铁,能踩破荆棘,踏石留痕,确实不虚。知情的人说,哪个拉炭的没几双实纳钵子?这鞋钵子是用来度人的,不是用来走路的。度谁呢?天知道,地知道。沙圪堵人都知道。
《往米年》选段

作者简介:
王建中,准格尔旗人。出版有长、中、短篇小说《往米年》《第三十七计》《漫瀚调传奇》等作品。

时光流淌不息一起来分享你的故事吧








准格尔旗发布《夜读》栏目全新回归!欢迎新老朋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号:zgeqrmt@163.com更多新闻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各位家长,这份暑期安全提示请收好!
编辑:李春香校对:李海芳 贾静审核:王兴宇 李嘉露监审:梁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淘 ( 蒙ICP备18001803号-1 )

GMT+8, 2025-10-4 06:05 , Processed in 0.5109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