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22|回复: 0

夜读|早觉蔓菁扑鼻香

[复制链接]

7913

主题

7913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13
发表于 2023-11-15 2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诗人元稹的诗句“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和苏轼之《望江南·暮春》“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给人无限的想象。而北方种植蔓菁大都在夏末秋初,这个时节多半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时候,不止“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甚至是“满山荞麦花”了。很多乡土人家这时候在挽了豌豆的豆茬上翻耕扬籽,轻耱蔓菁。



蔓菁,又名芜菁,古称葑。先秦诗经《国风·鄘风·桑中》中就有采收蔓菁的诗句“爰采葑矣?沬之东矣。”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记载:“可以生食,一美;可菹酸菜,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痰止咳,四美;煮食可补人,五美。故又为五美菜。”我不记得“夹路芜菁败素鲜,蔷薇削弱不成妍”的景象,也没欣赏过“金钿拥芜菁,翠被敷苜蓿”的江南春色,倒是有拔萝卜挽蔓菁的清晰记忆。在“载饥载渴”的情况下,挽蔓菁不是为了消痰止咳,而是为放学走路回家时的辘辘饥肠。

《周礼·天官·醢人》中曾记载:“朝豆之事,其实菁菹。”其中“菁”就是蔓菁,意思就是用腌制的蔓菁来祭祀。看来菹酸菜,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那些冬季里没有新鲜蔬菜的年代里,除大白菜外,蔓菁是主打的菜蔬。每年入秋,各家各户都要种一坡蔓菁,以备一冬一春的三餐所需。所以本地逢餐必上的烂腌菜,多是用蔓菁腌制的。



蔓菁长的或球形或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主打白色,也有红色,但个头较小。故本地乡人常将蔓菁称作“蔓菁圪旦”。过去腌蔓菁菜,小一点的蔓菁不擦丝,直接腌制,吃时切成小块或条状,想起来都“酸溜溜螫得牙疼”。现在人们从集市上买回摘叶去根的大蔓菁后,还要刮皮修茎,进行二次“创作”后才擦丝腌制,同时还会加入萝卜、芹菜、尖椒等“辅料”,从色、香、味等多角度提升腌菜的品质,还“陈仓老米,满瓮蔓菁”,即使有一些专家说腌制的蔓菁中含有致癌物,但人们依然遵从旧俗,腌几缸酸劲脆爽的蔓菁菜。



吃不完的蔓菁菜,勤俭持家的乡村人不会随意倒掉。捞出晒干,锅蒸复晾。经了气蒸日晒的蔓菁菜丝会展现出妙曼红嬬之姿。因容颜之变,故称红腌菜。虽不脆口,但配以素油和韭菜等,红绿相和,咸酸扣齿,回味悠长。酸粥就红腌菜,成为刻在一代人脑海里的饮食记忆,人们在丝丝缕缕的酸咸中寻求俗事的缠绕,回想那些年的恬澹宁和与无尽美好。

蔓菁还有味甘性温、清热解毒、滋补增氧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蔓菁还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脂等作用。不管是生吃还是煮食乃至煲汤药用,蔓菁,见证了几千年物质生活的匮乏与满足甚至是精神享受,时至今日仍丰富着人们的一日三餐。历朝历代中,关于蔓菁的做法和吃法记载较多,如苏轼在《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中所言“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说明蔓菁煮吃已是平常之餐。而且在《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中说“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表明菁菜不止单食,还可以和粳米等食材一起搭配烧煮。在《养疾》 “饭香炊罢亚,羹美馣芜菁。”中更是道尽了对蔓菁的赞誉。也许一碗蔓菁羹,就是生活的本味,心田里的一丝绿意。

“雪铺荞麦花漫野,黛抹蔓菁菜满畦。”每次看到蔓菁,就会想起走读路上的那片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蔓菁地。于是一个又一个绚烂纯情的故事,在一口嫩脆甘甜的蔓菁中逐渐清晰,而那时生活的至纯至真,也在将被腌制的五颜六色的菜丝中鲜活如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杨长青,准格尔旗人,准格尔旗第一中学任教,高级教师。



时光流淌不息一起来分享你的故事吧









准格尔旗发布《夜读》栏目全新回归!欢迎新老朋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号:zgeqrmt@163.com更多新闻旗委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县处级以上领导同志第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
转扩!事关宫颈癌防治
编辑:柴旭校对:谷倩彤审核:王兴宇 李嘉露监审:周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淘 ( 蒙ICP备18001803号-1 )

GMT+8, 2025-10-4 06:37 , Processed in 0.3354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