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92|回复: 0

夜读|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古书

[复制链接]

7978

主题

797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110
发表于 2024-3-2 20: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南子》里讲过一个故事,说齐桓公在堂上看书,有个叫“扁”的工匠在堂下制作车轮,作者叫他“轮扁”。
轮扁把手里的工具一扔,问齐桓公:“您看什么书呢?”齐桓公说:“圣人的书。”轮扁说:“圣人还在吗?”齐桓公说:“死了。”轮扁说:“那您看的是圣人的糟粕。”齐桓公怒了:“寡人读书,你一个工匠怎敢讥笑我?有理由还行,没理由就杀了你。”轮扁说:“有啊。以砍削车轮为例,动作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只有做到不缓不急,才能得心应手。但是如何达到这样的程度,我没办法用言语传授给我儿子,所以我儿子无法学到这套本领。因此我70岁了,还得自己动手造车。古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古人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的死而消失了。您今天读的,只能是糟粕了。”对于这种“古书皆糟粕”的观点,民国学者胡怀琛不同意。他说,就算中国古书等于牛粪,牛粪也有牛粪的用处,不但和香水的用处相等,甚至从某些方面比如化学上看,还远超香水,就看我们怎么去利用。
话糙理不糙。古书的利用之道很多,若从今天的中文学习角度来看,古书之用突出表现在对汉语言的理解上。


今人读古书,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古代汉语,也就是文言。虽然难懂,但那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只研究今天的汉语,是割裂了它的历史性。一个字的历史演变、一个词的意义播迁,只有放在历史长河中才能深切领悟。比如,今天的“妻子”一词只指男性配偶,古时是指妻子和儿女。不知道的话,《桃花源记》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就会理解错。另外,古汉语的措辞一般都很精炼,我们今天常用的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成语,在古书里传播了千年之久。古人行文的逻辑也富有特色,比如未曾说理先讲故事,这就深谙传播规律和说服技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籍就是现代汉语表达的源头活水。所以,若能把各历史时期的古书元典读明白了,中文的阅读水平、表达能力肯定就上去了。这还只是应用层面,读古书的更深远意义在于体察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统计显示,传世古籍约有5000余万册(件),20多万种。中华文化的根就深深地扎在其中,没有古书,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基础。一代代中国士人写书、校书、读书、教书,把历史上的事件记录下来,把对世界的观察总结下来,把对人生的感悟铭刻下来。可以说,古书中蕴藏着过去几千年中国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历经多次战乱、浩劫,古书不断地散失,又不断地聚拢。《四库全书》完成后有3个副本保存在江南,因为战火,全部毁散。但江南士人坚韧不拔,自发筹钱抢救,四处抄写补苴,硬生生抄回了一整部《四库全书》。后人用“江南三阁,文澜独存”来概况这件书林盛事,背后则反映出中国人对书籍、对知识、对文化的无上推崇。大浪淘沙后,经典永流传。中华古籍带着历史的厚重一路走来,表现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无论从记载其上的文字,还是从印烙其中的精神,都能读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从中可以充分汲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所以,学习中文,古书还是要读一点。
作者:熊建










准格尔旗发布《夜读》栏目全新回归!欢迎新老朋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号:zgeqrmt@163.com更多新闻准格尔旗2023年度“四个类别”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点)拟表彰名单公示→
线上就医!准格尔旗4家医疗机构开通互联网医院服务→
编辑:任彦荣校对:谷倩彤 柴旭审核:王兴宇 李嘉露监审:周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淘 ( 蒙ICP备18001803号-1 )

GMT+8, 2025-10-4 05:13 , Processed in 0.0377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