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淘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1|回复: 0

大单元之“史”中融“艺”———初中生党史教育与实践系列校本课程

[复制链接]

8263

主题

8263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915
发表于 2023-7-16 0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朵朵花开淡墨痕”——郭凤韶的才女人生



1911年,郭凤韶出生于浙江临海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为家中长女。其父郭松斋曾是同盟会会员,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崇尚民主,母亲李泳青是著名画家李藻之女,思想开明,能诗善文。进步、民主的家风给郭凤韶以深刻影响。

1925年,郭凤韶考入临海女子师范学校,加入由进步青年学生组织的“乙丑读书社”,阅读《新青年》、《中国青年》、《呐喊》等进步书籍和刊物。1926年,郭凤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临海,流传着许多关于郭凤韶的故事。她吐旧纳新,反对迷信,一次,她揭露一个说临海方言自称山西“关爷”的巫婆,让巫婆灰溜溜逃走;她改良风俗,解放妇女,1924年,才13岁的郭凤韶加入以“扶正人心、改良风俗”为宗旨的风俗改良会,积极参加该社宣传反封建、解放妇女的活动,常和小伙伴一起唱《放足歌》,劝女孩剪辫、放足、读书;她忧国忧民,思想进步,郭凤韶常自编自演文明戏,其参演的《女人国》塑造妇女的英雄群像,歌颂妇女才干,令家乡农村妇女深受鼓舞。





图 1 《红梅图》

图 2 《钟馗捉妖图》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国革命一度陷入低谷。那段时间,16岁的共青团员郭凤韶以画明志,挥毫画下两幅图,一幅《钟馗捉鬼图》,一幅《红梅图》。

当时革命局势犹如寒冬,但在郭凤韶内心却燃着一团烈火。在郭凤韶堂弟郭友于看来,堂姐郭凤韶两幅画作就是寓意自己要做钟馗除尽妖魔鬼怪,还要做报春的红梅驱赶严寒,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1929年秋,郭凤韶考入南京陶行知主办的晓庄师范学校,任党的秘密交通员和党小组长,经常往来于南京城和晓庄学校之间,传递党的文件和指示。1930年,她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党的小组长,不久又担任中共南京市委地下交通员,负责传递情报和文件。

1930年,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南京政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三惨案"。在中共南京市委的领导下,南京的爱国学生进行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暴政的示威游行。郭凤韶负责联络各大中学校,组织全市学生进行示威活动。

1930年3月,南京成立了"反帝自由大同盟",郭凤韶任女工委员,经常深入工厂、农村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4月3日,南京下关和记工厂发生英国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的惨案,中共南京市委领导各界人士,声援和记工厂工人的斗争,她站在斗争的第一线,负责联络各大中学校,组织学生示威游行。



“且向百花头上开”——《红梅图》精神内核



《红梅图》寓意深刻,一块顽石凸立中央,把一旁的梅树枝条挤压地低垂了头,但是梅枝上的一朵朵梅花却依旧傲然怒放,顽石压不垮它们,这个顽石指的是当时的白色势力,梅花象征着当时中国像郭凤韶这样蓬勃向上的青年们。”郭友于说,这幅《红梅图》名为“且向百花头上开”,是郭凤韶的咏志之作。



1930年9月,郭凤韶返回南京,准备参加营救被捕的同志,不幸被特务盯梢逮捕。

在狱中,郭凤韶受尽酷刑,被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她始终守口如瓶。每次从昏迷中醒来,总是怒斥敌人:“你们想用逮捕、屠杀的办法消灭共产党,是不可能的!” 杀害郭凤韶前,敌人给她戴上脚镣手铐押往刑场,一路上,因为害怕郭凤韶高喊口号,敌人用布条塞住她的嘴,郭凤韶极力挣扎想扒掉口中的布条,却被敌人用刺刀砍断手指。1930年,郭凤韶最终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郭凤韶烈士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台州最早牺牲的女共产党员,她那烈士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皆是后辈青年可以学习和敬佩的宝贵精神财富。她以生命为笔,鲜血为墨,绘制出一幅流传至今的革命图画。

“革命是我第一生命”、“要坚持到底,未来的中国是我们的”、“能够到农民中去,拿起枪杆子斗,是幸福的”,90多年后,郭凤韶烈士当年的革命誓言依旧言犹在耳,她的革命故事依然在一代代青年之间流传,带领着青年们去感受她誓言背后铮铮铁骨的信仰。

图 3 郭凤韶(右二)在浙江台州读书时与同学的合影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文案:许觉文

编辑:王子彤

审核:李锦秋、周一水子、赵韦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淘 ( 蒙ICP备18001803号-1 )

GMT+8, 2025-10-4 05:49 , Processed in 0.0317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