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首届中国公司金融夏季论坛在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召开。该论坛是由来自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共十五所高校的三十多名公司金融学者联合发起成立。首届论坛由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主办,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应用金融系、金融学系、专硕中心联合承办,并得到了《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经济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经济问题》《经济评论》《金融学季刊》及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刊物的支持。本次论坛一共收到235篇投稿,经评委评审,最终68篇论文入选论坛报告环节,有40余所高校的150多位师生和嘉宾参加了本届论坛。
第三位主旨演讲人是多伦多大学讲席教授韩冰。报告题目是“比特币市场中的社会学习与情绪传染(Social Learning and Sentiment Contagion in the Bitcoin Market)”。他意识到,尽管学者们很早就意识到社会活动对经济后果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数据的限制,社会学习的直接经验证据非常有限。借助在线投资者社区的数据,报告为社会学习的功能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社会学习导致社会互动中的情绪传染;社会学习过程是无效的,因为投资者会对社会情绪进行积极反应,但社会情绪并未积极预测回报率;社会学习影响个人交易和市场结果;社会学习与泡沫有关系。这些新数据有助于理解社会金融中的其他重要问题。该报告从社会学习的角度为公司金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韩冰教授演讲
主旨演讲第二时段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钱雪松教授主持,有三位主旨演讲人。第一位主旨演讲人是美国特拉华大学讲席教授谢非,报告题目是“气候法与跨境并购(Climate Laws and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全球国家正越来越流行跟气候相关的监管。然而,由于气候的全球公共品属性,单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会实施这些监管,以及这些监管是否影响公司的关键决策,这些依旧是未知的。通过检验气候法对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报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外国收购者具有显著更低的意愿去收购位于气候法已经颁布生效的国家的目标公司。当目标公司在更受气候监管的行业中经营时,或者在执法更严的国家中经营时,上述结果会更强。但对于来自更关心气候变化或者气候灾害经历更多的国家的主并方,上述结果会更弱。与选择性执行机制相一致,主并方和被并方国家之间的政治亲和力减弱了气候监管的影响。进一步的,在目标公司所在国家通过气候法之后,跨境交易的特征表现为更小的协同效应、更低的溢价、更小的并购后经营业绩提升。紧邻气候法律生效之前所宣布的交易,更有可能被撤销。该报告展示了法律执行与并购的关系,而并购是公司金融的重大活动,也是中国配置全球资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式。
上午最后环节为期刊介绍暨现场午餐。进行介绍的分别为:程新生,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南开管理评论》专业编辑;罗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评论》副主编;潘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经济问题》副主编;杨光,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南开经济研究》编辑;熊熊,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学部副主任,《管理科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张俊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