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工信和科技局欢迎您访问本站!
同城头条  >  投融资服务  >  金融时报、中国保险报联合评出2015中国保险十大新闻、十大事件
金融时报、中国保险报联合评出2015中国保险十大新闻、十大事件
2023年07月04日 14:55   浏览:2   来源:准格尔工信和科技
2015 感谢您对金融时报及公众号中国金融新闻网的关注

2016 邀您继续与我们共同分享愉快、智慧、健康和财富





《金融时报》和《中国保险报》联合评出“2015中国保险十大新闻”和“2015中国保险十大事件”,由两家媒体共同征集、推荐候选篇目,经保险行业专家、高等院校学者、媒体单位领导等现场投票产生。

这是金融时报举办的第十一届年度中国保险十大新闻评选,也是两家媒体携手合作后举行的第二届评选。本届评选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圣源祥保险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1、“新国十条”实施方案全国落地



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一年多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专门研究相关议题,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均出台实施方案,有力推动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在各地的发展,保险业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2015年,保险行业推动服务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在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中一枝独秀:1~11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9.67%;赔款和给付支出0.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2%;总资产12.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90%。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行业发展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2015年,中国保监会先后和多个省市自治区签署合作备忘录,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作保险专题报告,被称为“中国首席保险宣传员”。

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保险业贯彻落实国务院2015年8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明确部署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到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

截至2015年9月底,17家保险公司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大病保险,覆盖人口8亿人,各地大病患者医疗费用的实际报销水平普遍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个案患者全国最高赔付达80余万元。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大病保险经办业务。除“湛江模式”、“太仓模式”、“江阴模式”外,在广东省江门市,地方政府借鉴国外经验,联手中国人寿江门市分公司试点家庭医生诊所服务,被保监会称为大病保险试点模式的新突破。
3、《保险法》迎来第三次修订



2015年10月14日,已颁布20年的《保险法》,迎来了第三次大范围修订。国务院决定将保监会草拟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送审。征求意见稿中,财险方面删除了“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从此,业务量不再是制约资本的因素;寿险方面,在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中加入年金业务,并明确“年金业务,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业务”;另外,引入保险消费者概念,为保险消费者保护工作和制度建设提供了法律基础。

2015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开始施行,着重解决《保险法》保险合同章人身保险部分在适用中存在的争议。这部司法解释对于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保险业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片张乐制)
4、车险、人身险费率改革铺开



2015年3月底,保监会发布《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自4月1日起,财产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要求申报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商业车险改革试点全面落地实施。2015年6月1日起,各财产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等6个试点地区全面启用新版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第二批试点地区为天津、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地区。

2015年9月28日,保监会下发《关于推进分红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分红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放开,这标志着人身险费率形成机制初步建立,人身险费改“三步走”政策全面启动。自2013年8月以来,保监会先后实施了普通险、万能险费率政策改革。数据显示,2014年普通型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65%,增速较改革前翻了近三番;2015年2月实施万能险费改后, 3~6月万能险保费同比增长66%,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2%,较改革前提升了5个百分点。(图片燕平摄)
5、健康险迎来“税优红利”



继2015年8月18日保监会下发《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后,12月1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的通知》,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于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31个城市正式启动,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按照24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12月16日,保监会官网正式公布《关于印发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产品指引框架和示范条款的通知》。

截至目前,平安人寿、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健康、阳光人寿、泰康养老、建信人寿和太平洋人寿7家保险公司通过中国信保对税优健康保险的系统验收,成为有资质提供税优健康险解决方案的险企。2015年12月29日,太平洋保险在上海召开健康保险税优政策企事业单位解决方案发布会,成为业内首家正式发布健康保险税优解决方案的保险机构。

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要推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更进一步表示,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将采取类似EET(缴费及收益阶段免税,领取阶段再根据当期税率表缴税)的政策,拟先在个别地区试点,在试点基础上,财政部和保监会一起研究提出全国方案。2015年6月26日,中国第一家医养融合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燕园正式投入运营,创新融合保险、医疗、养老三大产业。
6、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获批筹建



2015年6月份,国务院第96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规定该基金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负责基金设立、募集和管理。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担任有限合伙人。该基金预计规模为3000亿元,首期规模为1000亿元,主要投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项目,拉动力强、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和等重大项目。

2015年10月10日,保监会召开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筹建会议,强调在筹建和运作过程中,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要对接好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需求,将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取胜;坚持依法合规经营、防范风险。
7、上海保险交易所获批



备受关注的保险交易所设计方案在2015年获得相关各方的充分肯定,筹建工作进展顺利。2015年12月29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对外披露,上海保险交易所设立申请已获国务院同意。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建立将打通国内与国际保险市场,建立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连接,推动上海形成区域性再保险交易、定价中心。

作为上海打造国际保险中心的一项战略内容,上海保险交易所旨在为保险业提供更加自由化、市场化的交易平台,其主要提供保险交易场地与设施,财险、寿险、航运险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之间的重大再保险项目,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挂牌交易。
8、“偿二代”主干技术标准公布



2015年1月,中国风险导向常规体系17项监管规则(偿二代)经保监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保险公司自2015年一季度起,编报偿二代下的偿付能力报告。由此,我国基本建成以风险为导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可比的新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保监会设置灵活、富有弹性的过渡期,将根据过渡期情况确定新旧体系的全面切换时间。在过渡期内,偿一代和偿二代并行,保险公司分别按照偿一代、偿二代标准编制两套偿付能力报告,保监会以偿一代作为监管依据。

为积极稳妥推进偿二代过渡期相关工作,保监会指导行业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开展全行业摸底测试等。保险公司经营理念、市场策略、管理流程、产品导向、组织架构和信息系统在偿二代引导下正发生积极变化。(图片燕平摄)
9、互联网保险进入“监管时代”



互联网从产品、渠道、运营等方面冲击着传统保险企业。为进一步规范保险“触网”,保监会于2015年9月公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第一个落地的分类监管细则。《暂行办法》继续秉持监管部门“回归保障”的发展思路,将保障型产品作为鼓励发展的重点,并就经营险种、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等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具体经营原则作出规定,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施行有效期为三年。

2015年7月2日,继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开业一年半,保监会批准筹建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11月18日,泰康人寿全资子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武汉挂牌成立。(图片来自网络)
10.产品注册制改革进程加快



针对市场对于保险的潜在巨大需求,保险监管改革落实“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总体思路,产品注册制改革进程加快。

2015年1月22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发行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降低沟通成本、优化注册管理的方式来切实提高保险资管产品的发行效率。除系统上线后的新增产品外,以往发行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信息也将纳入系统进行统计和监测,便于加强产品后续管理和风险监测。目前,注册的产品总量达17000多亿元,占总资产的16%,占另类投资的83%。

2015年7月1日,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在上海正式实施。此次改革突出高效、便捷之特点,建立起7×24小时电子化注册平台。平台实现了即时注册、即时审核、即时通过、即时赋予注册码、即时投入市场等功能,注册材料则由备案制管理的7份纸质材料及电子文件缩减为2份电子文件,注册时间也由备案制的20日缩减为即时处理。

2015中国保险十大事件

1、马凯与保险业基层代表座谈,强调把保险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干

2、保险业积极应对重大灾难事故,全力做好理赔工作

3、大手笔投资海外,保险资产全球化配置步伐加快

4、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建立,全面助推“中国制造2025”

5、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首发,设立“红黑榜”

6、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加入IUMI,中国航运保险迈向国际舞台

7、险企上演“举牌大戏”,偏爱银行地产

8、中再登陆H股,成国内首家上市再保险公司

9、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人寿成立新加坡公司

10、首部《中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2015)》出版



金融时报原创文章转载请于文首

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追究责任

新媒体合作请您联系新媒体部

发邮件至fnweb@126.com

微博~@中国金融新闻网

官网~www.financialnews.com.cn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政策
电话:0477-4211972
邮箱:463597436@qq.com
办公地址:大路煤化工基地建业大厦七号楼6楼
办公时间:9:00-12:00,14:30-17:30
备案号:蒙ICP备190039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