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工信和科技局欢迎您访问本站!
同城头条  >  投融资服务  >  中国银行研究院、金融时报社联合评出2019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中国银行研究院、金融时报社联合评出2019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2023年07月04日 15:16   浏览:7   来源:准格尔工信和科技


破解全球经济增长困局——

2019年全球经济金融回顾与展望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

2019年,全球经济下滑超出预期,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货币政策不得不同步转向宽松,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成为常态。全球经济正在陷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困局。然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除印度外的15个成员国完成了所有文本谈判。以亚洲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试图打破当前国际经贸合作僵局,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政策愈发“内向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金融市场进一步敞开怀抱。纵观全年,“困局”与“破局”成为2019年全球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困局之一:贸易继续低迷。2019年年底之前,国际贸易摩擦没有缓和迹象,范围反而不断扩大,不仅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欧盟、日本等挥起关税大棒,日本与韩国之间贸易冲突也在升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2019年5月16日至10月15日的半年内,贸易限制措施所覆盖的贸易量达到4604亿美元,较上个记录期(2018年10月16日至2019年5月15日)扩大了37%。受此影响,全球贸易不仅价格低迷,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一度跌至3年低点,而且出现量的萎缩。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的数据显示,全球贸易量在2019年一二季度分别下降0.3%和0.7%。WTO已将2019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从4月的2.6%下调至10月的1.2%,下调幅度之大为历史罕见。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速连续第9年低于GDP增速,表明贸易已经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困局之二:经济全面下行。贸易摩擦导致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全球投资消费信心,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其中,制造业是影响最为直接的行业,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连续6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在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下降的基础上,全球直接投资在2019年上半年较2018年下半年继续萎缩23%。全球90%以上的经济体出现增速下滑,GDP增速创2009年以来最低。其中,发达经济体下滑幅度较大,美国、欧元区GDP增速可能较上年分别下降0.6个和0.8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也不容乐观,亚太、中东、拉美等地区出现放缓,近年来的“经济明星”印度GDP增速更是出现连续7个季度的下降,2019年三季度印度GDP增速仅为4.5%,创6年来最低。困局之三:政策空间收窄。全球经济低增长的困境迫使宏观政策作出调整,主要央行货币政策集体转向宽松。美联储的转变最为明显,从2018年的加息转为2019年的连续3次降息,不但停止了缩表,还变相扩表,仅花了两个月时间就将过去21个月的量化紧缩规模恢复了40%左右。无论是预防性降息还是被动式降息,全球已有超过30个经济体的央行下调了基准利率,其直接结果就是全球利率中枢的普遍下移,欧洲(除英国外)主权债券已全面陷入负利率。根据巴克莱全球债券指数,截至2019年10月15日,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高达13.4万亿美元,较2018年6月增长了79%。长期低利率乃至负利率不仅会削弱金融机构的盈利前景,加剧其冒险行为,诱发金融系统性风险,更会压缩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在下一轮危机到来之前,全球央行可能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穷则思变,不破不立。破解全球经济增长困局不仅需要学界、企业界的智慧和担当,更需要政治家们的远见和魄力。破局之一:以开放合作抵御逆全球化。历史已经证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大势。面对近年来不断兴起的逆全球化风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主动作为。在亚太,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正在加快,RCEP的15个成员国结束了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性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在欧洲,欧盟与日本签署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正式生效,与拉美的南方共同市场经过20年的艰难谈判后也终于达成自贸协定;在非洲,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开始正式运行。在当前多边贸易机制遭受严重挫折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得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国家之间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手段。破局之二:以科技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低迷,究其根本,在于传统经济模式已后继乏力,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各国生产同质化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各国需要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培育新产品和新业态,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才能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主要大国均加快了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试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赢得增长的先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自动驾驶、5G等一系列高科技产业正在兴起,有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破局之三:以结构调整化解政策局限。过去10年的经验表明,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正日益被削弱,而高额的政府债务又限制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扩张空间。2019年,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平均已达104.1%,预计2020年将进一步上升至104.8%。印度等“双赤字”(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国家以及高度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中东、拉美等新兴经济体也难以通过财政刺激来应对下行压力。可见,要解决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困境,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还需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激发新的增长潜力。例如,2019年,中国相继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加上已经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国内推进的区域化战略将加快要素流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开放新11条、QFII/RQFII投资额度取消等标志着中国金融双向开放政策不断落地,有助于中国建立多元化、竞争高效的金融体系。展望2020年,在全球贸易摩擦未见根本好转、国际直接投资依然低迷、全球政策调整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仍有继续下滑的风险。全球各国迫切需要打破樊篱,着眼未来,共建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世界经济,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回到强劲增长的轨道。

1

全球主要央行纷纷降息

“宽松潮”下货币政策面临两难



2019年以来,超过30个经济体宣布降息,美联储连续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并于8月提前停止缩表,欧洲央行9月宣布降息并重启量化宽松(QE),日本央行释放进一步宽松信号,印度、印尼、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央行纷纷降息,全球央行“宽松潮”引发市场关注。

2

中美贸易谈判一波三折

贸易摩擦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2019年以来,中美贸易谈判经历多轮波折反复。1-4月整体形势有所好转。5-9月摩擦再度升级,美国上调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另对额外约1100亿美元商品加征15%关税。对此,中国给出相应反制措施。10月,中美第13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成果,中美再次进入谈判磋商阶段。12月13日,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达成一致。
3

英国脱欧再度延期

欧洲政治经济局势考验市场信心



2019年10月19日,英国议会下院以322票支持、30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一项针对“脱欧”协议立法程序的修正案。修正案的通过使得英国首相约翰逊主导的无协议“脱欧”进程受阻,并被迫于19日致信欧盟申请“脱欧”延期。目前,英国“脱欧”期限已延长至2020年1月31日。虽然保守党在12月12日举行的大选中胜出,但何时能“脱欧”依旧有不确定性。

4

脸书首发天秤币白皮书

全球货币体系面临挑战



2019年6月18日,脸书(Facebook)发布天秤币(Libra)白皮书,宣布将联合多家行业机构发布数字货币Libra,目的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Libra白皮书发布后引起巨大反响,考虑到各国监管态度,Libra短期内很难推出,但这一构想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想象空间。

5

TLAC政策正式实施

全球大型银行加大资本补充



2019年1月1日,《总损失吸收能力原则及条款》(TLAC要求)正式在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实施。面对进一步提升的资本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正掀起新一轮资本补充浪潮。

6

沙特遇袭引石油价格波动加大

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上升



2019年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两处石油设施遭到数架无人机袭击。受此事件影响,公司的石油产能减少了一半,减至每日570万桶,约占沙特石油日产量的50%,占全球石油总产出的5%左右。此事件导致油价短期飙升,次日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至71.95美元/桶,涨幅达19.5%。

7

RCEP文本谈判全部收官

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



2019年11月4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性所有市场准入谈判,下一步将启动法律文本审核工作,致力于在2020年签署协定。

8

阿根廷总统换届引发市场震荡

拉美政局波动加剧金融风险



2019年8月12日,阿根廷总统初选结果出炉,反对派费尔南德斯得票率超过47%,远高于现任总统马克里,引发阿根廷金融市场剧烈震荡。10月27日,费尔南德斯成功当选新一任总统。2019年拉美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不断攀升、多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金融风险持续累积等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9

金融双向开放成果显著

外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2019年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我国的QFII制度于2002年11月,首批投资额度为3.5亿美元。RQFII制度于2011年8月开始正式实行,起步额度为200亿元。

10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

外汇市场更趋成熟理性



受国内经济下行以及中美经贸磋商一波三折等因素影响,2019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涨后跌,双向波动加大。8月5日,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9月3日,创下7.17比1的近十年历史性低点;11月上中旬,又一度升回“7”以内。但外汇市场预期整体表现稳定,破“7”后居民和企业结售汇保持理性,截至2019年10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已连续四个月环比下降。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王佳、杨晶贻

邮箱:fnweb@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载金融时报客户端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推荐政策
电话:0477-4211972
邮箱:463597436@qq.com
办公地址:大路煤化工基地建业大厦七号楼6楼
办公时间:9:00-12:00,14:30-17:30
备案号:蒙ICP备190039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