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工信和科技局欢迎您访问本站!
同城头条  >  投融资服务  >  央行太原支行最新回应!
央行太原支行最新回应!
2023年07月10日 16:35   浏览:3   来源:准格尔工信和科技
就“个人征信报告出现侮辱性字眼”一事,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做出了最新回应。

全文如下:

为切实保护信息主体征信合法权益,规范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的操作行为,决定从即日起暂停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征信系统查询权限,责成其内部整改,切实落实各项监管要求。

特此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2021年5月26日

而在此之前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于4月8日约谈了晋商消费金融公司

5月25日

再次约谈晋商消费金融公司



全文如下:

针对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商消费金融公司”)“个人征信报告出现侮辱性字眼”问题,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于4月8日约谈了晋商消费金融公司,5月25日,再次约谈晋商消费金融公司。有关情况如下:

2021年4月6日,客户向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投诉称其个人征信报告“工作单位”里出现侮辱性字眼。4月8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根据南通市中心支行情况通报,约谈晋商消费金融公司,要求其依法核查情况,对错误信息立即予以更正,并做好与客户的沟通,维护客户合法权益。随后,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对晋商消费金融公司征信业务情况开展了实地核查。5月25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主要负责人再次约谈晋商消费金融公司及其大股东,在重申监管意见的基础上,严肃提出后续整改要求:一是要深刻反思事件经过,主动回应客户诉求,消除不良影响;二是要深入调查事件原因,严肃追责;三是要全面梳理内部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切实履行征信信息采集报送主体责任,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下一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将对本次事件情况调查核实后,依法依规作出严肃处理。

此前报道

因客户未能及时还清消费贷款,一家金融公司将该客户职业信息描述为带侮辱性的不法勾当,上传至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出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上。这则“奇闻”冲上微博热搜引发舆论质疑与担忧。



图片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当事人供图

对个人影响巨大的征信信息岂能由一家企业如此随意填报上传?权威征信机构为何采信通过?修改征信报告上的错误信息需要层层上报、严格审核,不当个人征信信息却能被“权威发布”?这些疑问背后是人们对个人征信报告安全性的忧虑,是对相关机构发布信息的专业性、规范性、权威性的期待。 呼死你、送花圈、放裸照……这是此前一些金融公司催收账款饱受诟病的卑劣手段。这次涉事公司在个人征信报告上“信手涂鸦”,突破了道德底线,也触及了法律红线。法律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规范。商账催收也要守法,对借款人的违约行为可以诉诸法律渠道。滥用旁门左道涉嫌违法,如此催款也应该被拉入失信黑名单。 征信报告是公民的“经济身份证”,这份报告包含重要的个人信息。事件中个人征信报告被金融公司任意填写、上报,竟然被监管部门审核通过、权威发布在数据库内,并提供给个人和单位机构查询。其中,是否有些环节存在着责任缺失和管理漏洞,是否有些步骤潜藏不法行为和灰色链条,是否有些机制需要完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尽快查清、及时回应。 人们对征信的担忧有现实原因:越来越多的行为约束与征信捆绑,个人信用留下“污点”,贷款、买房甚至出行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对征信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公布等各个环节必须足够严格、规范,才能让公众信服、敬畏。
征信体系应该开放,但开放不是放任。新版征信报告内的不良记录会保留五年,对错误信息的更改审核严格、修改难度大,而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当填报却能随意上报、畅通无阻。如此宽严失当,需要相关部门反思。 个人征信准确权威,才能呵护社会诚信、保障社会运行安全。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务求谨慎”。信息提供者作为征信体系中的信息源头,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信用主体的信用权益。信息提供者必须切实承担相关责任。 在反思和整治信息源头恶意填报不实信息的同时,也要警惕征信信息被滥用。征信更需守信,不良、不实、不当的信息数据采用,违背了信用惩戒的初衷,不利于信用中国的建设。

更多新闻

奇葩!游客跳进鸵鸟圈偷蛋!

这个捐款人名字,很特别……

来源:新华网综合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半月谈

监制:刘洪 黄林昊

编辑:赵冰

校对:刘怡然

实习:刘艾娃



推荐政策
电话:0477-4211972
邮箱:463597436@qq.com
办公地址:大路煤化工基地建业大厦七号楼6楼
办公时间:9:00-12:00,14:30-17:30
备案号:蒙ICP备190039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