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工信和科技局欢迎您访问本站!
同城头条  >  投融资服务  >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召开2023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召开2023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3年08月05日 17:01   浏览:4   来源:准格尔工信和科技


辛 羽

办公室 副主任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人民银行西安分行2023年第三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的到来。

今天的发布会的内容主要是对陕西省2023年上半年金融运行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包括金融运行总体情况、货币信贷运行情况、国际收支情况、跨境人民币业务情况;同时,介绍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正在推进的几项重点工作进展,包括金融支持全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跨境金融服务创新、铜川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及深化资金链治理推进反网络电信诈骗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几位嘉宾:

他们是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张晓莉女士,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张德进先生,国际收支处副处长张宏亮先生,外事处副处长赵阳女士,金融研究处副调研员张田女士、支付结算处副处长陈晓青女士。

下面,首先请调查统计处张晓莉副处长介绍2023年上半年全省金融运行情况。



张晓莉
调查统计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坚决贯彻落实总行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要求,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5000亿元,已达到上年全年增量的75%。贷款保持稳定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有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上半年贷款增量创同期新高

6月末,陕西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238.40亿元,同比增长11.01%,较上年末提升0.62个百分点;上半年贷款新增3423.60亿元,同比多增563.18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企事业单位是上半年贷款增量的主体。6月末,全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5%,上半年新增2755.06亿元,同比多增428.82亿元,新增额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0.47%。从期限看,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6月末,全省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9%,上半年新增2276亿元,同比多增1106亿元。

二、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资金保障有力

一是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6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3737.51亿元,同比增长14.22%,较上年末提升2.08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322.00亿元,同比多增95.36亿元。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435.78亿元,同比增长38.36%,较年初提升15.0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624.70亿元,同比多增420.87亿元。

二是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提升,普惠覆盖面不断扩大。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贴现)8417.47亿元,同比增长27.41%,较上年同期提升9.68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1153.62亿元,同比多增464.69亿元。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52.34亿元,同比增长26.5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51个百分点;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40.38亿元,同比增长39.43%,较上年同期提升4.4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户数达68.65万户,同比增长14.51%,普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三是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农村地区贷款同比多增明显。6月末,全省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10716.48亿元,同比增长12.95%,较上年同期提升1.34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816.88亿元,同比多增133.27亿元。其中,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8050.07亿元,同比增长12.54%,较上年同期提升4.1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702.91亿元,同比多增285.03亿元,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进一步加大。

四是绿色贷款增长较快,贷款余额首次突破6000亿元。6月末,全省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6095.73亿元,同比增长34.30%,高于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23.56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1101.20亿元,同比多增270亿元。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909.32亿元和2088.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9%和52.90%,上半年分别增加394.38亿元和540.16亿元,二者合计占全省绿色贷款增量的84.87%。



辛 羽

办公室 副主任

谢谢张晓莉副处长。下面请货币信贷管理处张德进副处长介绍2023年上半年全省货币信贷运行情况及金融支持我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张德进

货币信贷管理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2023年上半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认真落实总行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全力加大信贷投放,为巩固陕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是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地区流动性合理充裕。执行总行降准政策,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落实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考核降准政策,共释放长期资金超60亿元;运用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民营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上半年累计发放政策资金超400亿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累计发放额位居全国前列,将3家法人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范围,支持陕西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信贷增量创同期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引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持续扩大信贷投放,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6月末,陕西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01%,较上年末提升0.62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3423.60亿元,同比多增563.18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创同期历史新高。

三是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利实体经济。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发挥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6月,陕西省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2个BP,其中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39个BP、53个BP。

四是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6月末,陕西企业在银行间市场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达到3823亿元;上半年,陕西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79只,金额707.8亿元。其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发行全省最大规模科创票据30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多元化科创融资需求。西安市安居建设管理集团发行保障性租赁住房中期票据10亿元,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

五是落实“三个年”重要安排,加大对重大项目、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制定印发支持陕西省高质量项目建设融资服务工作方案,全力保障高质量项目建设融资需求,截至6月末,643个省级重点项目已投放贷款余额1732亿元,当年投放贷款444亿元。会同省工信厅持续推进“一链一行”机制,征集并公布1238家“工信贷”白名单企业;围绕全省特色园区和小微双创基地,开展“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三年专项行动;召开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提升发展暨融资对接推进会,汇编发布《金融支持重点领域信贷产品手册》,推动金融机构签署4800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3年专项信贷计划。与交通、邮政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印发金融支持交通物流领域的若干措施,推动交通物流提档升级。

六是加大对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的金融支持。落实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制定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会同相关部门,结合陕西农业产业特点,制定出台细化措施,持续提升金融支持陕西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全省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行长+链长”机制作用,提升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牵头六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苹果产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体系、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撑体系“三大体系”,助推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截至2023年6月末,陕西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0490.69亿元,同比增长13.43%,高于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3.33个百分点。

七是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完善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政策体系。积极落实中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牵头五部门制定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整合融资、奖补、担保、考核、风险补偿政策,强化政策合力。召开金融支持陕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安排部署政策落实,推动加大民营企业融资供给。2023年6月末,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798.24亿元,同比增长13.3%。发挥“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功能,联合省工信厅制定印发《陕西省“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认定办法》,提升站点标准化水平和金融服务质效。6月末,陕西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52.34亿元,同比增长26.5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5个百分点。

八是引导加大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领域金融支持。全面梳理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科创企业名单2万余家,推送辖内金融机构。按月监测金融机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情况,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和丰富支持制造业中长期金融产品。截至2023年6月末,陕西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435.78亿元,同比增长38.36%。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银保监局印发《关于支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围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权能属性,开发特色信贷产品。2023年6月末,陕西省绿色贷款余额6096亿元,同比增长34.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3.3个百分点。

九是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落实房地产金融16条,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6月末,陕西省房地产贷款余额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6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26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424.47亿元,同比多增186.71亿元。其中,开发贷款余额3475.74亿元,同比增长14.2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5.77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边际改善。推动金融机构用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与保交楼专项借款、银行配套融资协同发力,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

近期,人民银行新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包括: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期限从今年6月末延长至2024年末,继续激励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将“金融16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底,将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延长至2024年5月底;做好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退出后的金融支持;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

下一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继续紧跟中省重大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近期出台的各项金融政策,扩大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推动让利实体经济,充分发挥金融在稳增长中的支撑作用,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对接,发挥农业重点产业链“行长+链长”机制作用,指导9家省级牵头金融机构及人民银行各地市分支机构积极推进全省9条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其中,陕西省联社为20家茶叶产业链“链主”企业配设行长(主任)抓总、职能部门包抓、金融顾问跟进的专属金融服务团队;建行陕西省分行为乳制品产业链核心企业搭建数字化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整合链条上下游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开发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系统,并依托该系统信息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长安银行针对牵头的食用菌产业链,开发“木耳贷”系列食用菌农业产业链信贷产品,包括“菌包种植贷”“木耳种植贷”“木耳收购贷”三款针对食用菌农业产业链不同种类农产品、经销环节的创新产品;人民银行延安中支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围绕苹果果园整理、苗木培育、包装制造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特点,设计开发“防雹贷”“新苗贷”“产业后整理专项贷”等特色贷款产品,有效满足企业、商户、农户等各类主体的融资需求。截至2023年6月末,陕西省支持省级9条农业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400.92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苹果产业贷款余额130.77亿元,同比增长33.1%。

在此基础上,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苹果产业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陕西省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各项要求,7月5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陕西银保监局、陕西证监局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通过积极构建苹果产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体系、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撑体系“三大体系”,打造金融支持苹果产业联农带农、支付结算、数字金融“三大服务模式”,健全苹果产业金融服务支持机制、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保险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三大机制”,实现金融资源供给力度持续加大、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健全、金融支持合力显著增强“三项目标”,助力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在构建“三大体系”方面,《实施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在延安设立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建立专业团队、专项激励考核机制和专属客户服务标准,优化服务产品与方式。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满足苹果产业链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根据苹果产业链不同主体种植、收储、加工的资金需求周期,科学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实现苹果产业链融资服务全覆盖。

在打造“三大服务模式”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推广“银税互动”“双基联动”“金融果园”“农业生产托管贷”等模式,打造金融支持利益联结创新模式。围绕人民币跨境结算、“惠农支付+农村电商”融合服务等,为苹果经营主体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惠农支付服务。推动延安涉农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支持苹果产业数字金融发展。

在健全“三大机制”方面,《实施意见》要求围绕“金融顾问”“行长+链长”和“一链一行”等机制,完善苹果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支持机制,重点将洛川县“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打造成支持苹果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开展“见担即贷”“见贷即担”业务。探索构建涵盖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优化苹果产业保险业管理和保障机制。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力争实现延安市苹果产业贷款投放逐年递增,苹果产业信贷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更加完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支持合力显著增强。



辛 羽

办公室 副主任

谢谢张德进副处长。下面请国际收支处张宏亮副处长介绍2023年上半年全省国际收支情况及外汇局陕西省分局跨境金融服务创新工作情况。



张宏亮

国际收支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2023年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影响,陕西省涉外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但韧性依然较强。2023年上半年,全省跨境收支规模264.77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跨境收支合计221.5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跨境收支合计40.98亿美元。

一是跨境收入占比超八成的经常项目依然稳健。上半年,全省经常账户净流入12.83亿美元,主要是货物贸易净流入22.62亿美元,特别是本土重点涉外企业跨境收入增长向好,如陕西某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宝鸡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跨境收入分别增长77.86%和211.04%。

二是银行结售汇保持持续顺差态势。上半年,全省银行结售汇总量213.58亿美元,其中结汇119.79亿美元,售汇93.80亿美元,结售汇顺差25.99亿美元,顺差规模同比增长18.71%,前六个月全部为顺差,特别是6月单月顺差9.46亿美元,为上半年峰值。

三是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在全省启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提升年”,持续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质效,全省外贸企业外汇衍生品履约额为71.82亿美元,套保比率33.63%,较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



2023年以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通过便利外汇服务、优化业务模式、推动跨境金融创新的方式,着力提升外汇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全省外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陕西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便利化政策扩面增量提质。召开全省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银行推进会, 进一步规范陕西省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工作。截至6月末,全省共有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银行9家、优质企业83家,较2022年末分别增加3家和19 家。上半年,共办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8949笔,金额47.66亿美元,优质企业便利化感受明显提升。全省共有外籍人才薪酬便利化试点银行4家,上半年,已累计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办理试点业务101笔,涉及金额124.29万美元。

二是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与陕西省商务厅联合召开“陕西省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通过案例分享、银企座谈、宣讲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宣传贯彻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相关政策,传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上半年,全省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332家,同比增长19%,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共1.0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全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增加至9家,服务小微外贸企业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质效。优化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持续推进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拓面增量,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管理试点政策的宣传解读,为境外机构投资陕西省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便利通道。加大科技赋能,先后7次召集试点银行、企业开展调研座谈,大力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落地见效,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融资”应用场景增量,为全省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增速。截至6月末,全省累计为20家企业,办理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试点业务4107.70万美元;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长安号”场景服务企业47家,累计融资103.03亿人民币,更好帮助企业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

四是优化企业汇率避险模式。大力推广政汇银协作,采取“外汇局+自律机制+银行”宣传培训模式,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积极探索与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财政厅等部门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支持措施,构建区域性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免保证金新模式。同时,在全省实施县域企业汇率避险“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示范网点建设、增强科技赋能等方式,打造县域外汇金融服务特色站点,形成县域企业汇率避险的“示范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外汇产品和业务模式,精准制定汇率风险管理方案,大力拓展汇率避险“首办户”“再办户”。2023年上半年,全省外贸企业外汇衍生品首办户93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2家,引导银行机构“一对一”打造汇率避险示范县10个,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辛 羽

办公室 副主任

谢谢张宏亮副处长。下面请外事处赵阳副处长介绍2023年上半年我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有关情况。



赵 阳

外事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2023年上半年陕西跨境人民币业务延续去年良好增势,增速、占比、服务企业数三项指标均显著提高,与中亚五国贸易人民币使用持续扩大。(1)2023年上半年陕西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实现收付440.91亿元,同比增长90.93%,其中,实收224.43亿元,同比增长65.61%;实付216.49亿元,同比增长126.89%,净流入7.94亿元;(2)人民币跨境收支在本外币跨境收支占比达23.32%,较2022年提高9.09个百分点;(3)跨境人民币服务企业数达1706家,同比增长40.07%。

自2011年陕西省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以来,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陕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4979.97亿元,服务4946家企业,预计下月我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将突破5000亿元“大关”。涉及省内36家银行的432家分支机构,辐射151个国家和地区。陕西与东盟、日韩、台湾地区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1154.09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的23.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陕西与10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累计1995.94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的40.0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约22个百分点。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和涉外企业了解掌握、用足用好跨境人民币政策。

一是持续优化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名单管理机制。指导陕西省自律机制出台《陕西省自律机制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2023年版)》,进一步降低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的准入门槛,扩大政策惠及面,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便利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2023年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数量达到373家,同比增长145.39%。

二是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示范网点建设工作。以业务数据为考核依据,按月通报省内各网点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情况,年底汇总并评选出30家“跨境人民币业务示范网点”,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鼓励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夯实“本币优先”理念,充分利用各项跨境人民币政策给予的广阔空间,推陈出新,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建设一批业务强、产品精、服务优、将“本币优先”理念落到实处的示范网点,从而不断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三是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境内外合作。鼓励陕西金融机构“走出去”,境外金融机构“引进来”,打通跨境资金结算通道,为对外贸易往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指导浙商银行西安分行与乌兹别克斯坦Asaka银行和Ipak yuli银行,招商银行西安分行与吉尔吉斯斯坦商业银行建立同业合作关系,在跨境结算、贸易合作等领域开展更多有益尝试,探索中亚地区人民币使用新场景。

四是深化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推介。今年上半年,陆续赴杨凌、咸阳、安康、宝鸡、汉中、商洛等地市,与商业银行一同调研走访十余家重点涉外企业,解决企业在跨境人民币使用中遇到的结算路径不畅通、业务办理效率低等堵点难点二十多个,并通过召开培训会等形式向百余家企业详细解读近年来出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新政策。



辛 羽

办公室 副主任

谢谢赵阳副处长。下面请金融研究处张田副调研员介绍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



张 田

金融研究处 副调研员

向上滑动阅览



2022年9月,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经国务院同意正式落地实施。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是我省首个国家级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是国务院赋予陕西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任务。试验区获批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强化改革创新,大力推动各项机制高效运转、重点措施加快落地、金融服务精准高效。2023上半年,铜川市地区生产总值241.22亿元,增长5.8%,增速居全省第1位。截至6月末,铜川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0.6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288.18亿元,同比增长13.5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5亿元,同比增长29.93%;涉农贷款余额130.27亿元,同比增长17.69%,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普惠金融可得性、便利性、满意度显著提升。

统筹谋划,点面结合,高标准推动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

一方面,强化机制建设,推动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落地。2023年4月,陕西省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正式审议通过《实施方案》,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陕政办函〔2023〕63号)。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配套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办公室关于开展金融科技支持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的通知》(西银办〔2023〕52号),推动一批创新性强、示范效果显著、安全合规的金融科技应用在铜川落地,探索建立符合铜川市实际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依据试验区建设特色目标,明确试验区十大重点推动工作。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探索普惠金融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总体目标,立足铜川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实际,明确了试验区金融支持城市转型和服务乡村振兴两大建设主线,提出了具有引领性、着力小切口微改革的试验区十大重点推动工作。

拓展服务覆盖面,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凝聚省级金融资源。推动农发行陕西省分行、长安银行、陕西省联社等前往铜川专项对接普惠金融改革工作,指导中国银行、邮储银行、长安银行、陕西省联社、陕金资等机构出台支持铜川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方案。二是持续促进综合服务站提档升级。在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宜君经验”基础上,统筹“四贷促进”“四级联网”等功能,积极打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并延伸普惠金融服务半径,填补农村腹地金融服务空白。截至2023年6月末,铜川全辖累计建成普惠金融综合服务标准站23个、示范站2个,覆盖铜川市18个乡镇,建设覆盖率达86%。三是推进市县担保体系一体化运作,增强融资担保公司实力。推动担保公司完善运营机制和考核机制,降低担保费率,扩大担保效益,切实发挥融资担保增信分险功能。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形成信用为媒、数字为基的融资配套机制

一是打通与铜川政务平台合作的通道。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推动“铜城办”APP开设“普惠金融”专栏,提供网点信息精准查询与导航服务。二是不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23年6月末,铜川市共建成省级信用建设示范县区2个,评定信用村341个、信用乡镇3个、信用户24755户 ;开展信用社区建设,探索“信用+社区治理”新模式,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搭建社区信用数据,基于信用数据授信并提供优惠金融服务。三是持续推进金融健康理念。增强试验区金融健康工作实践,在探索构建“金融健康评估工具(1.0版)”基础上开展评估工作,不断扩大评估范围,增强评估效果,推进“金融健康评估工具”进一步迭代升级。四是不断完善“铜川普惠金融综合发展指数”。探索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力图全面、及时、准确反映试验区建设进展和成效。

提升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城市转型、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一是有效推进转型金融体系建设。推动出台《构建转型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搭建更具内生性、包容性和渐进性的铜川转型金融服务路径。以转型贷款为突破口,发起“转型信贷促转型 助力发展谱新篇”倡议,凝聚各方共识,分批建立转型企业(项目)库,引导机构将转型理念嵌入银企合作,探索基于转型挂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成全国领先的首批内嵌转型承诺的转型贷款产品在铜落地,部分机构与企业达成融资意向4000万元,建立“转型贷款”统计体系,定期监测、分析转型贷款支持情况。二是优化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充分发挥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为核心的“人民银行+地方政府+银行+市场主体”联结机制作用,以香菇产业链为试点,打造“金融服务全链条+产品覆盖全周期+减费让利全流程+金融机构全参与”的有效模式。累计运用央行再贷款2300万元,财政贴息50余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向香菇产业链发放贷款4700万元。



辛 羽

办公室 副主任

谢谢张田副调研员,下面请支付结算处陈晓青副处长介绍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深入推进“资金链”治理,打击网络电信诈骗有关工作情况。



陈晓青

支付结算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行工作要求,把“资金链”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充分发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规范引领作用,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组织全省金融行业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治理,共同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整体防线。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织密金融防护网。监督指导金融机构按照“谁的账户谁负责”“谁的商户谁负责”“谁的钱包谁负责”原则严格履行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打防管控各项规定,加强与公安、工信等多部门的反诈协作,金融行业反诈常态化治理格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是压实金融机构责任,最大限度阻断涉诈资金转移。指导金融机构加快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完善涉诈账户和交易监测机制,查补风险防控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不断提升风险防控和识别拦截涉诈资金能力。2023年上半年,全省银行网点柜面阻断电信网络诈骗1147起,帮助群众避免经济损失3238万元。

三是强化警银协作,提升打击治理整体性和系统性。组织金融行业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推进“断卡”行动,依法协助做好资金查控和预警劝阻等工作,依法协助严厉打击买卖、出租、出借账户等行为。截至2023年7月底,组织银行机构协助公安机关查询、止付、冻结银行账户46.97万个,止付、冻结涉案资金265.87亿元,返还冻结涉案资金16714.5万元。

四是坚持宣教并举,提高全社会反诈意识。组织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贯彻工作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在全社会形成反诈宣传热潮。2023年以来,全省金融系统积极开展线上和线下反诈宣传,累计覆盖2261万人次。

五是坚持精准防治,统筹好风险防控与优化服务。组织金融机构严格落实“精准研判,精细操作,精确打击”要求,提升涉诈资金防控精准性、时效性和科学性。畅通异议申诉渠道,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下一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组织金融行业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要求,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推动“资金链”治理向纵深发展,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辛 羽

办公室 副主任

谢谢陈晓青副处长。

刚才6位嘉宾已经分别介绍了情况,发布环节告一段落。接下来,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

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李芮佳

新华社记者

今年上半年陕西省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请问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



张晓莉

调查统计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上半年,全省人民币贷款新增3423.60亿元,较上年同期多563.18亿元,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从资金投向看,上半年贷款增加较多的是建筑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上半年,全省建筑业贷款增加482.8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202.44亿元;制造业贷款增加32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5.36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增加47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240.68亿元;批发和零售业贷款增加317.6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03.1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增加300.23亿元,较去年同期多182.32亿元。

从增速看,贷款增长较快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业、制造业等领域。6月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5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98%;建筑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46%;教育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07%,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78%;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2%,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谢小强

西安日报记者

有两个问题,一是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推动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二是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对此,你行将如何贯彻落实?



张德进

货币信贷管理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个问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一直将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上半年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资金超40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投放。

二是积极落实中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牵头五部门制定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强化政策合力,加大民营企业融资供给。截至6月末,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798.24亿元,同比增长13.3%。

三是发挥“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功能,联合省工信厅制定印发《陕西省“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认定办法》,提升站点标准化水平和金融服务质效。通过“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建设,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截至6月末,陕西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52.34亿元,同比增长26.5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户数68.65万户,同比增长14.51%,高于全国1.21个百分点。

下一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继续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我省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第二个问题。为贯彻落实好文件要求,我行一是将会同相关部门,结合陕西农业产业特点,制定出台细化措施,持续提升金融支持陕西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为助力建设农业强省目标、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提供金融支撑。二是在全省组织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提升年”活动,指导人民银行各地市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围绕涉农和县域发展,提升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发挥、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十方面能力和水平,引导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领域。截至2023年6月末,陕西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0490.69亿元,同比增长13.43%,高于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3.33个百分点。三是依托“行长+链长”机制、“金融兴产强县”三年行动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一对一”帮扶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及县域发展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围绕苹果产业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截至2023年6月末,陕西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2840.54亿元,同比增长16.2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91个百分点。



李懿轩

中青网记者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在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方面有何举措?



张宏亮

国际收支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更好服务企业聚焦主业。下一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将从强化宣传、加强创新、服务延伸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全省涉外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一是持续加大汇率避险政策和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充分发挥政银企合力,根据各类市场主体需求,精准传导汇率避险政策,更好帮助企业树立“保值而非增值”的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进而形成企业“要避险”的行动。二是持续加大汇率避险产品创新和推广。引导银行机构加大汇率避险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更好发挥政汇银担四方合力,推出更多网上便捷办理、免保证金的汇率避险产品,同时加大汇率避险典型案例宣传和推广,帮助企业练就“会避险”的本领。三是持续提升县域地区汇率避险服务,指导银行机构通过科技赋能、优化模式等提升县域地区企业汇率避险服务质效,深化县域汇率风险管理示范县建设,更好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 苗

陕广新闻记者

2023年上半年举世瞩目的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相信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将更加密切,那么下一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如何以跨境人民币业务支持陕西扩大对外开放?



赵 阳

外事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今年上半年陕西与中亚五国实现货物贸易收付4.92亿元,占同期全省中亚五国货物贸易本外币结算总额的比重达20.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可以说在中亚地区的人民币使用上陕西已经走在了前面。事实上不只是中亚地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国际使用一直是陕西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突出亮点之一。下一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继续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主题,从金融机构和涉外主体两个方面着手,助力陕西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引导陕西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境外金融机构等的沟通联系,不断探索合作机制,打通结算路径,创新金融产品,为涉外企业“铺好路”。另一方面走进市场主体,为企业算清账、算细账、细算账,让其真正理解跨境人民币规避汇率风险、节省财务成本的突出优势,以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做优做强的同时将人民币逐步打造成为陕西涉外结算的主要币种。



李 赞

陕西农村报记者

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是要探索形成普惠金融领域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亮点特色,为全国相关领域金融改革提供借鉴。您刚才也提到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提出了具有引领性、着力小切口的试验区十大重点推动工作,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张 田

金融研究处 副调研员

向上滑动阅览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按照补足短板、突出重点、形成合力的思路,提出了具有铜川辨识度的十大重点推动工作。具体包括:一是探索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建设铜川市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三是实施金融科技赋能;四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属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五是健全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六是推动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点提档升级;七是助力铜川农信社改革化险;八是推进金融健康建设;九是构建完善的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十是定期组织开展试验区改革典型创新案例评选。在十大重点工作建设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政策机遇,锐意改革创新,积极先行先试,通过改革试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普惠金融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努力形成更多“陕西经验”、作出更多“陕西贡献”。



惠 萍

西部网记者

金融行业“资金链”治理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一环,请问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就涉诈“资金链”治理工作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晓青

支付结算处 副处长

向上滑动阅览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反诈法》的规范引领作用,强化警银协作,共同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整体防线。

一是坚持依法治理,织密金融“防护网”。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落实打防管控各项规定,加强多部门反诈协作,推进常态化治理。二是坚持行业治理,守护群众“钱袋子”。指导金融机构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夯实薄弱环节,不断提升识别拦截涉诈资金能力。2023年上半年,全省银行网点柜面阻断电信网络诈骗1147起,帮助群众挽损3238万元。三是坚持综合治理,筑牢警银“防火墙”。积极配合公安推进“断卡”行动,依法协助做好资金查控、预警劝阻、打击买卖账户等工作。截至7月底,组织银行协助公安查询、止付、冻结银行账户46.97万个,止付、冻结涉案资金265.87亿元,返还冻结涉案资金16714.5万元。四是坚持宣教并举,传递反诈“正能量”。组织开展《反诈法》宣传贯彻和“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今年以来,全省金融反诈宣传累计覆盖2261万人次。五是坚持精准防治,统筹安全和效率。组织金融机构严格落实“精准研判,精细操作,精确打击”要求,畅通异议申诉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下一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组织金融行业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反诈法》要求,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推动“资金链”治理向纵深发展。

最后,我们也借此次新闻发布会提醒大家:买卖、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切莫贪图小利以身试法,电信诈骗害人害己。



辛 羽

办公室 副主任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答问环节到此结束。谢谢6位发布人!一直以来,各位媒体记者朋友都十分关注关心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的工作,做了大量准确、及时、积极地报道,为分行履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也希望各位继续予以大力支持。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改进金融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陕西金融力量。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推荐政策
电话:0477-4211972
邮箱:463597436@qq.com
办公地址:大路煤化工基地建业大厦七号楼6楼
办公时间:9:00-12:00,14:30-17:30
备案号:蒙ICP备190039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