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会议上,央行再提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发改委: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重点做好三个“加强”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今年以来,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政策靠前协同发力,有序实施“三个一批”,系统打出一套“组合拳”,有效应对了国际环境变化对我不利影响加大、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等困难挑战,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
一是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及早明确3、4月份到期的阶段性政策后续安排,延续实施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了多项政策,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上调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6月份又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支持政策,进一步稳定了预期、增强了信心,为企业安排好投资经营活动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二是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聚焦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陆续推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新政策新措施,在提高供给质量方面,出台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等政策;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出台了促进家居电子产品等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间投资等举措;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出台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等措施,持续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激发释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储备政策。6月份,针对二季度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及时推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其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规模等政策措施已经陆续出台实施,其他政策也在抓紧推进,为经济持续恢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从目前所掌握的经济运行最新数据看,实物量指标增速加快,7月份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5.9%,较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也有所好转,制造业PMI已连续2个月回升。随着“组合拳”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下半年经济将在上半年持续恢复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央行: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会上,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稳定增长。3月份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1.3%、社会融资规模增长9%、人民币贷款增长11.3%,均保持在高位,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二是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6月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带动1年期、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下降0.1个百分点。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历史低位;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三是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绿色贷款同比增长38.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0.4%,均明显快于各项贷款增速。
四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7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1305元,较上月末升值1.3%,外汇市场运行和市场主体预期保持平稳。
总体看,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好各类风险挑战。下阶段,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关于降准、降息问题,邹澜回应称,一方面,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动性的总量效应,需要统筹搭配、灵活运用,共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评估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既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又要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
近年来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成效明显,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时,要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财政部:地方财税部门不得削弱政策力度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10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部署安排,其中,有4项阶段性政策在优化完善并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上,统一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包括将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调整为不超过200万元;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依次扣减增值税等税费的限额,由每户每年12000元调整为每户每年20000元等。
另外6项阶段性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底,包括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小额贷款税收优惠、融资担保及再担保税收优惠、借款合同税费优惠、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创业投资税收优惠。
魏岩表示,要指导地方财税部门准确把握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费政策内容,落实落细政策举措,不得削弱政策力度。
同时,要依法依规征税收费,严禁征收“过头税费”、违规揽税收费、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公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目录以外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监测各类涉企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
魏岩还透露,将在近期公布税费优惠政策后续安排,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增收、扩消费等方面积极谋划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税费优惠政策,着力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税务总局: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有三方面突出特点
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罗天舒表示,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促进各类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助力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有三方面突出特点:
一是有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上半年,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049亿元,占比76%,是税费支持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二是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半年,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818亿元,在各个行业中占比最高,达41%。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上半年,以锂电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相关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4%、38.4%和54.5%。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是有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今年3月,国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在此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按照国务院部署,积极推动在原有10月份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年度汇算清缴两个时段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上,新增7月预缴申报期作为政策享受时点,引导企业更快更好加大研发投入。今年7月,全国共有30.8万户企业提前办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享受减免税额约2300亿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