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自治区印发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升级,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人才、智力引育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4大行动计划,加强京蒙科技合作,推动创新内蒙古建设。

在包头稀土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与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一起对白云鄂博铁矿的中重稀土泥等矿物进行地质基础研究。今年,包头稀土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启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双方组建22人的专家团队攻破科研难题。

刘建军 包头稀土研究院副院长
这种合作对于提升包钢集团公司对白云鄂博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对自身的团队、科研人才专业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今年,自治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驻京高校院所以及北京市科委等部门多次召开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对接会,推送400多项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同时借助北京市科技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在内蒙古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截至5月,北京地区高校、院所、企业与内蒙古联合共建创新平台71个,占内蒙古与区外合建创新平台总数的60%。
仲夏时节,在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小城子村玉米密植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一派生机盎然。

赵云峰 通辽市开鲁县
农耕之路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和传统种植比,我们(每亩株数)达到了6000株,每亩地增产500斤左右,预计今年平均亩产干粮1100公斤左右。
产量的提高离不开京蒙两地的科研合作。从去年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当地合作开展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研究,基地12万亩,玉米最高片亩产湿粮3014斤,创东北产区纪录。

左明湖 通辽市开鲁县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今年,我们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40个密植高产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了40万亩,带动全县220万亩玉米能够增产到5亿斤,增效到6亿元左右。
今年,自治区依托“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和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举办36场对接交流活动。此外,从北京引进技术50项,居技术引进地区首位。

史广旭 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处长
以“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带动京蒙高端人才进一步强化合作,30余位两院院士,20余批次来我区调研并指导行业发展,邀请46位两院院士进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各盟市引入院士及其团队拟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