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也知道北京的疫情状况了。可能是朝阳区人流量大,也可能是朝阳区这个名字的问题,总之坐落于朝阳区的果壳,全员居家办公有一阵了。
由于住的地方不同,我们中有的同事只是居家办公,出门没有限制;有的同事只能在小区里溜达;还有的同事已经大半个月不能下楼了。
虽然性命和衣食都无忧,但因疫情居家的辛苦,我们确实体会到了:线上买菜时不时就运力不足、每天折腾做饭和洗碗、担心疫情出现在自己身边、花很长时间排队做核酸……

我们的四周是这样
在疫情蔓延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写过不少关于居家办公、居家隔离的稿件。但这一次,当我们真的全员居家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此前从未预料到的状况,非常想跟大家分享。
如果,我是说如果,哪天你不得不居家办公或者居家隔离,希望你对这些难以预料的状况有所准备。
讲述人:luna
居住状况:合租
封控程度:可以下楼,不可以出小区
讲述主题:一定要学骑自行车!
我不会骑自行车。
不会骑车又怎样呢?平时,1公里内步行,1公里以上公交,2公里以上地铁或者打车。毕竟我的活动范围是北京的东三环,不会骑车完全不会影响生活。
直到朝阳区封控。
第1周我被关在家里,第2周地铁公交都停了,到了第3周,连出租车和网约车也叫不到。
但是!我的复诊日马上要到了!我必须去一个有些远的医院!
我一把这情况发到群里,大家纷纷打开地图App帮我规划路线。最终我有两个可选项:
Plan A:步行3.8公里,到依旧开放的地铁站去;
Plan B:步行3.5公里、走到另一个区打车。
幸亏我的体力还足以支撑这两个数字。但要是我会骑车,这个距离不过是十几分钟的事,走路却要1个小时,对城市里的上班族来说,大小也是个考验。

上个月听说了一个上海朋友的英勇事迹:牙齿突然开裂,不得不骑行35公里往返医院。那时候我在唏嘘疫情生活多坎坷,现在我只羡慕她会骑自行车。

最新情况:我到医院了。因为过敏,我在门口信息登记的地方说自己鼻塞流鼻涕,没进去医院大门。全剧终。
讲述人:耳可力力
居住状况:一家四口同住
封控程度:可以下楼在小区附近跑步
讲述主题:穿瑜伽裤!
精神与否几乎决定了居家办公的全部效率。
观察了一阵,发现自己即使每天做了相似的努力,比如按时作息、起床先空腹有氧20分钟、认真做早餐……等坐到办公桌前开始干活儿,都会先涌上一阵倦意。
解决办法我给试出来了,那就是物理上让自己“支棱起来”:穿瑜伽裤(或者其它能让自己支棱起来的裤子)!
和之前逛街囤的花里胡哨小裙子相比,这段时间上身率最高的就是各种瑜伽裤。它们贴身又透气,能在物理上提醒自己在“营业”,尤其在家做一些垫上无氧,疲倦的时候平板支撑一下,接着坐回自己的电脑前,喝点咖啡精精神神的,瞬间就不困了。

如果一直穿宽松的裤衩子或裙子,就没有这么容易找着“在外面”的状态。而因为瑜伽裤瑜伽服比较贴身显身型,还可以监督自己管住嘴。
祝大家居家办公一个月,“出狱”还是体脂正常的自己!

讲述人:玩具兵上校
居住状况:合租
封控程度:没封控,只是居家办公
讲述主题:养个猫吧!!!
得知要居家办公,好朋友还担心我,因为我不喜欢居家。
2020年初居家办公过,我当时很崩溃。每天都想下楼,不停切换办公地点,常常烦躁不堪;孤独感很强烈,总想找人聊天,甚至罕见地萌生了谈恋爱的念头